良知与师道
南大吉,字元善,号瑞泉,关中人氏,明代正德六年进士,曾做过一任浙江绍兴知府,未几致仕回乡,在明代属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然而,其在江南的惊鸿一瞥,却造就了学术史上的风云际会。那是嘉靖二年的秋天,秦人南大吉在越地的烟雨之中,遇到其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人。
明末绍兴人张岱在《石匮书》中,记录下二人相逢的场景。那个人来到绍兴讲学,大吉出于礼貌,去拜访了一次,但并未相信他的学说。后来那个人门徒越聚越多,大吉心中疑惑,便派弟弟逢吉每天悄悄去听课,回来之后细细说给大吉听。如是者累日,忽有一天,大吉恍然大悟,说道:“他说的是对的。”于是,大吉整理衣冠,前去拜访,有了下面的对话:“大吉临政过多矣,先生何无一言教之?”“何事?”“比如……”“吾言之矣。”“未有也。”“吾不言,君何自知之?”“良知也。”“良知非我常言者乎?”
张岱兴致勃勃地记录下这段类似禅宗“话头禅”的对话,还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南大吉拜访的那个人就是名震天下的王阳明。
从此,大吉正式成为王门弟子,且对良知之学深信不疑。他在山阴县扩建了稽山书院,请阳明在书院讲学。阳明撰《稽山书院尊经阁记》,称“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对大吉的“志于道”表示赞赏,但似乎并未太重视这位才华并不出众的学生。
次年,大吉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情。他读完薛侃早年在江西编纂的《初刻传习录》,爱不释手,却又憾其收录未全,于是和其弟逢吉一起,搜集整理了阳明致周道通、陆元静、聂文蔚等人的书信,刊刻成书,是为《续刻传习录》。当时阳明著作已不许“私自传刻,以误正学”,大吉冒险刻书,尽一己之力,试图把阳明的思想记录、保留下来。阳明弟子钱德洪回忆说,“斯录之刻,人见其有助于同志甚大,而不知其处时之甚艰也。”
不久之后,南大吉就为此付出了代价,被借故勒令罢官回籍,绍兴百姓闻之,皆涕泣相送。返回北方故乡的途中,他写下一封书信寄给阳明,并未诉说自己的遭遇,只是询问学术上的问题。阳明大为感动,对其刮目相看,赞其“勤勤恳恳,惟以得闻道为喜,急问学为事,恐卒不得为圣人为忧,亹亹千数百言,略无一字及于得丧荣辱之间”,称其为“朝闻夕死之志者”(《答南元善》)。在来信的末尾,大吉感叹道“南望会稽,日远一日,怅仰之怀,又奚翅饥渴云哉!唯尊师其永念之”,表达了远离恩师的怅然与思念。阳明在回信中深情而又豪迈地说:“元善自爱!元善自爱!关中自古多豪杰……然自横渠之后,此学不讲,或亦与四方无异矣。自此关中之士有所振发兴起,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将必自吾元善昆季始也。”(《答南元善》)
大吉没有辜负阳明的期许,他回乡之后,散尽家财,建造了湭西书院,为关中士子讲解良知之学。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将南大吉列入“北方王门”,视其为阳明之学传播到北方的关键人物,促进了关学与王学的融会贯通。
晚年的大吉写了一首诗回忆平生,“昔我在英龄,驾车词赋场。朝夕工步骤,追踪班与杨。中岁遇达人,授我大道方。归来三秦地,坠绪何茫茫。前访周公迹,后窃横渠芳。愿言偕数子,教学此相将。”(《示门人》)
他把这首诗念给学生听,当他念出那一句“中岁遇达人,授我大道方”的时候,一定是会心一笑,回忆当年相逢的场景——“老师,我们从未分离。”(徐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