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陶澍与印心石

编辑:李慧芳 发表时间:2016-10-18 11:19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1835年冬,56岁的陶澍因政绩卓著被点名进京述职,见到了道光皇帝。道光对勤于政务的陶澍颇有好感,在11月25日初次接见之后,犹觉很多话没有说完,于是到12月16日间半个多月内召见陶澍达14次。

    有一天,道光皇帝忽然问到陶澍的家乡,陶澍备感亲切。他开始描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湖南安化,特别提到了“印心石”和在“印心石屋”寒窗苦读的故事:

    他的家乡有一条河,叫资水,流经家门口时突然有两岸石壁屹立,如大门一般,下有石潭,河水清莹透彻,深几十丈。一块很方正的大石,形如方印,从水中突出,他把这块石头称作“印心石”,把自己读书之屋取名叫“印心石屋”。

    几乎没有迈出过北京城的道光皇帝觉得十分有趣,亲笔题写了两块“印心石屋”匾额。一块较小,字高宽约六寸,两方印文为“道光宸翰”、“虚心实行”。另一块长九尺多,字高各约一尺六寸,引首章为“清虚静泰”,落款印为“慎德堂御书宝”。

    从此,陶澍在任职和所经的名山胜地,都喜欢勒石摹刻“印心石屋”石碑。人治社会将皇帝的题词刻在自家屋堂或办公场所,司空见惯,可像陶澍这样大肆张扬、到处摹刻的倒不多。陶澍这是为什么?

    第一,以实心行实政,表砥柱中流之志。

    陶澍少年家贫,“数日断炊”的苦日子没少过,为了果腹,他“采藜藿为佐食,诘屈之状,人所不堪”。有了这段经历,他后来身处高位,深谙百姓生活疾苦。初到京师任职时,面对久拖未办的公务,到任不久便做到了绕案风清;外放川东兵备道时,他“有诉立讯,剖决如流,数月讼滞一空”,被时任四川总督蒋攸铦称赞为川中官员“第一”;担任安徽布政使时,他清查亏欠,日无暇晷;位居督抚后,他依然事必躬亲。道光三年,为整治淮河,他亲登涂山绝顶,将数百里长河、支汊了然于胸。有一次陶澍去吴淞江视察河坝时,见到父老乡绅,就作揖慰劳他们,坐到他们中间一起聊天谈论风俗民情,百姓们也无拘无束,都忘记了他是督抚大人。道光五年,他受命办理海运,为了论证海运可行,他实地向船户、渔民了解情况;为招募商船,亲赴上海,向商人“招集商艘,宣上德意”;为探寻航道,他以身试航,察看水势,绘制成《海运全图》。

    为官数十年,陶澍始终奉行“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以实现“报国文章犹有事,儒衣从此凛朝衫”的志向。魏源称赞他,“为翰林能诗,为御史能言,及备兵川东,摘伏发奸,又为能吏。”

    第二,以实学行实事,表清正磊落之心。

    陶澍少负经世之才,25岁中进士,45岁总督一方,所至山川,必登览形势,访察利弊。他关心社会问题,强调通经致用,提倡“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反对把学问作为猎取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他主张“以实学教授”,告诫读书人,今天的士子,就是明天的官吏,如果不能吃苦耐劳,不肯历练心智,当一朝为官,身处富裕之地,怎么能操守廉洁,怎么能勤于政务?

    陶澍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人,拒绝贿赂。他多次劝说下属,为官之本,“莫重于廉”。任两江总督时,两淮盐政依惯例每年支付陶澍白银二万两,是为“赏需银”。陶澍断然拒绝,他说:“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同时上奏中央,“臣本任总督,养廉已极优厚,已足敷用。”即将赏需银二万两全行裁革。

    陶澍珞珞如石的清廉之行深深影响了他的家人。陶澍为官30余年,“起居如寒素”,夫人都和他心心相印。他死后,淮商感其大德,向陶府赠送白银万两,被陶夫人断然拒绝。她说,我丈夫生前未曾收受你们的赠金,死后不要断送了我丈夫的清誉之名,“不可以死后污吾夫子”。

    第三,以实字交实心,表心心相印之趣。

    陶澍心怀坦荡,胸无城府,做京官时,身边就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官员;主政地方时,和历任同僚都相处得融融相印。

    陶澍团结官员,并非做老好人,更不是为营造自己的小圈子,谋取私利。陶澍任江苏巡抚时,贺长龄为藩司,上下级朝夕相处,陶澍认为贺长龄办事“综理全局,布置精详”,向朝廷推荐,后来贺长龄被擢升为云贵总督;为两江总督时,因知林则徐有治水赈灾经验,就请调林则徐为江宁布政使。从此,陶澍、林则徐以上下级关系通力合作,长达7年。陶澍病逝前,向道光皇帝举荐林则徐继任,称他“才长心细,识力十倍于臣”。还有“官声素好,笃实练勤”的李景峄、俞德渊等人,都得到他的举荐。史称陶澍“用人能尽其长”,由他推荐的官员后来都成为节钺有名的肱股之臣。

    他的至交林则徐曾作诗相赠:“石是印心心是印,生前星宿已罗胸。”可见,陶澍的“印心石”,既是皇帝对他的高度肯定,又是他一生的至宝。(刘绪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