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子贫母喜”为哪般

编辑:李慧芳 发表时间:2016-10-18 11:19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史上不乏母亲教育儿子廉洁为官的,唐代的崔玄暐,是武则天年间的宰相,为官清廉耿介,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可以说其廉洁品格就是他母亲教诲的结果。

    《旧唐书·崔玄暐传》载,崔玄暐的母亲卢氏尝诫之曰:“吾见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云:‘儿子从宦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闻赀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恶消息。’吾常重此言,以为确论。比见亲表中仕宦者,多将钱物上其父母,父母但知喜悦,竟不问此物从何而来。必是禄俸余资,诚亦善事。如其非理所得,此与盗贼何别?纵无大咎,独不内愧于心?孟母不受鱼鲊之馈,盖为此也。汝今坐食禄俸,荣幸已多,若其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孔子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又曰:‘父母惟其疾之忧。’特宜修身洁己,勿累吾此意也。”玄暐遵奉母氏教诫,以清谨见称。

    上述记载,我以为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为官者“子贫母喜”。卢氏曾告诫崔玄暐说:“我曾听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说:‘儿子做官的,有人来说他贫穷得无法生活,这是好消息。如果听说他钱财充足,穿着轻软的裘,骑着肥壮的马,这便是坏消息。’”二是官员贪贿就与强盗无异。卢氏说,近来看见亲戚中做官的,多将钱物送给他们的父母,而父母只知道高兴,竟不问这些财物从何而来。如果真是俸禄剩下来的钱,的确是好事;如果是不正当的收入,这与盗贼又有什么区别?即使不带来大的灾祸,难道心里不感到惭愧?三是尽忠清廉才能立于天地之间。三国时吴国孟仁曾做过养鱼的官,送给其母一些自制的腌鱼,其母没有接受,告诫孟仁:“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卢氏以“孟母退鲊”的故事教育崔玄暐什么是真正的孝道。孔子说,“即使每天杀牛、羊、猪来奉养父母,还是不够孝顺。”又说,“做父母的只担心儿子的疾病。”为官者坐食国家俸禄,已够荣幸的了,如果不能尽忠清廉,又凭什么立身于天地之间?只有修身养心,保持廉洁,才是真正的孝道。崔玄暐谨从母教,官职越来越高,直至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却性情耿直,清廉如玉,从不私下接受官员请托,多次受到武则天的盛赞。

    崔玄暐的母亲卢氏,显然对崔氏家族清廉为官家风的生成起了关键作用。史载崔氏家族非常昌盛,崔玄暐弟崔升,官至尚书左丞;玄暐子崔琚,颇有文才;孙崔涣,官至御史大夫;曾孙崔郢,为监察御史。且都廉洁自守,好评颇多。这里并不是说谁的子孙能当官,就表明谁的家风好,但子孙都能当廉洁为民的好官,总不能说人家的家风不好吧。有人曾说过,一个好母亲,能庇佑这个家庭从丈夫、儿女到孙子辈的三代人。从卢氏的经历看何止是三代呀!

    其实好的家风是全家人德行积累的结果,对子女健康成长关系甚大,它能帮助把好人生首道关口,为初心定好基调,基础打得牢,以后就不至于轻易改变。其中作为长辈的父母,对形成好的家风自然责任最大。从眼下揭露出的贪腐官员看,家风好的不多,更多的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围绕捞钱积财的“大目标”,妻子、儿女,甚至亲戚都过来忙乎。有负责通风报信的,有负责受贿收钱的,有负责藏匿钱物的,还有人前假装正经的,总之“分工精细明确,所做恰到好处”,令人瞠目结舌。如官员分管城建,就让妻子开办所谓的建材公司,儿子则搞建筑承包,以便从采买进料,到开工建设,一包到底,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如有的官员冠冕堂皇,收钱事宜一律交由妻子、子女来办,以至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只要能让领导夫人“吃饱喝足”,事情就成了一大半。随着贪腐官员的落马,参与其贪腐活动的家庭成员也纷纷身陷囹圄,可谓“家破人亡”,可悲可叹。

    倡导领导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做的工作很多,但要突出主要矛盾,要从领导干部自身抓起,廉洁修身持家教子,自身行得正做得好,才能对家庭成员进行有效的说教和管控,逐步形成一个好的家风,并世代传承下去。要对家风好的领导干部大力表彰宣扬,以正压邪,使那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员,成为过街老鼠臭不可闻。在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条件和程序中,要加入对家风状况的了解和分析内容,尽可能地到被考核对象的左邻右舍,搞些过细的调查走访,对那些家风不好的,坚决拿下绝不提拔,更不能让这样的人越升越高,那样广大民众可就悲惨了。(左连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