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在心方能行稳致远
东晋未年,为官清廉的吴隐之赴任广州刺史,途经石门“贪泉”。据说不论多清正的人,只要喝了石门“贪泉”,就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笑饮泉水,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人们都说喝了这泉水,就会贪财爱宝,若是伯夷叔齐喝了,相信终不会改变廉洁的初心。人如其诗,吴在任上清正廉洁,史称 “廉吏”。
廉不廉,不在“泉”,全在心。方志敏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中,尽管掌管大权,手握重金,却严于律己,甘守清贫,“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在财政部工作30多年,生前两立遗嘱退住房,大公无私,廉洁为范,留得“清风盈袖月满楼”。心中有“清泉”,无论饮什么,都会化为清泉。不管你是身居何种高位,不管你是处在何种所谓的“油水”岗位,也有“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舒畅。
然而多数贪官落马,总能找到种种托辞。有高喊“风险论”的,说国土、交通等职位是“肥缺”,诱惑太大,易滑倒;有高喊“迟来论”的,认为组织提醒来得太迟,处理来得太晚,跌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有高喊“坑夫论”的,是“宠媳妇儿把自已害了”,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些论调的背后,却很少有人真正地反省,心中是否还有原来的初心,是否还始终留有一泓属于自己的“清泉”?
从已经查处的案例来看,不论权力大小,不管职位高低,都面临着种种诱惑,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被查处的“老虎”官职不可谓不高,可再高的职位也挡不住熏心的利欲;被拍下“苍蝇”的职务不可谓不低,可再低的职务也能勾起个人的私欲。几分钱的回扣、几百元的低保金,都能成为手握“芝麻”权力得而食之的“唐僧肉”。构建权力之笼、严厉惩处等“他律”措施固然重要。从严要求,严格“自律”,留有一泓高洁的清泉,拥有强大的内心定力,更应该成为拒腐防变的“起点”。
要是党员干部时刻以“清泉”来涤荡污垢,振奋精神,相信就会立得正,行得稳,走得远。要是只知循利忘义,纵情极欲,像古神兽“犭贪”(tan)那样吃尽天下美味仍不满足,那么结果只能是在追云逐月中坠海溺水而亡。(澧县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