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将是怎样炼成的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着两位声名显赫的名将——李广和程不识,两位同处汉武帝时代,早年与匈奴作战时结果一样。一百多年以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经评价他们两位:“效程不识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李广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可见,李广、程不识二将虽名震当时,还是有他们并不完美的地方,因此为名将而皆非良将。真正的良将是怎样炼成的呢?
作为良将要具备的必要条件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真情爱兵、指挥得当。在政治和纪律方面,程不识要严谨得多,但却是李广的缺陷;爱兵方面,李广做得很好,程不识则有短板;在指挥作战方面,他们各有所长,当因时而异。
他们二人的资历也基本相同,早年都做过宫廷卫尉,李广是未央卫尉,程不识是长乐卫尉。同时以太守身份在边关指挥军队屯守,都参加过抗击匈奴的战争。在最早与匈奴作战中,李广“未尝遇害”,程不识“然亦未尝遇害”,结果也完全相同。
而他们二人统兵作战的风格却迥然不同。李广在部队行军作战中,部队没有队形和阵形,随便找个水草丰茂的地方驻扎,宿营休息时,官兵各行其是,也没有用兵器进行必要的训练和自我防卫,就连指挥部办事也尽量省略命令文书,只是派出侦察兵进行远距离侦察;程不识则严格管理部队,行军的队形和作战的阵形十分严整,平时实兵对抗训练,军官都是严格遵照典章制度进行管理,部队从来没有空闲和片刻休息。二位的治军,虽然都“未尝遇害”,但他们各自治军统兵的偏差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各自的风格不同罢了。
可见,李广和程不识每个人都有特别明显的不足,而自己的这些不足恰恰又是对方的优点。程不识认识到李广的不足:“李广治军如此简单随意,如果遭遇匈奴突袭就没有任何反击的可能;然而士卒都很舒服,都愿意为他卖命。”程不识能准确地看到李广的失误,却对自己带兵之道的偏颇一笔带过:“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全然没有想到,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
《史记》在总结他们得失时指出:匈奴之所以没有偷袭李广,第一是害怕他的胆略,第二是因为李广能赢得官兵们的爱戴。李广得到赏赐马上就分给部下,饮食和普通士兵一样。他身为二千石高官四十多年,家里没有积攒下多余的财物……他带兵行军,给养断绝时,遇到水源,士卒没有全部喝过,他就不会靠近水;士卒没有全部吃过,他也不尝食物。直到最后,他全部承担了失期之罪,没有连累部属。他自杀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李广爱兵堪称楷模。如果说,李广再具有程不识严格管理、训练的优点,那么他一定不会有此惨败、遭此厄运,肯定既是名将更是良将。同样,如果程不识能关爱士兵像李广那样深得兵心,官兵乐为之死,那么,他也会成为一名良将。
从早年有人向景帝进谏怕李广在对匈奴作战中大败,到稍后的“未尝遇害”来看,他不是常胜将军,到后来败绩斑斑……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因部队伤亡惨重,自己被敌军俘虏,本应处斩,但从轻发落赎为庶人;元狩二年(前121年),在对匈奴作战中“广军几没”几乎全军覆没;元狩四年(前119年),李广策应汉军主力对匈奴作战时迷道失期,没有按时到达预定地点与主力会合,而自杀……显而易见,李广的这种“未尝遇害”是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最终败逃则是必然的,这正是因为李广没有具备程不识那些优点。
正如马援所言,李广确实在很多地方不及程不识。他以情带兵却无纪律,没有政治观念;他突出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却不顾部队整体训练和素质;他可以用精锐骑兵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却无法避免全军覆没的结局;他可以成为孤胆英雄,却留下军败身死的遗恨……假如李广能兼备程不识的优点,那么必然会成为千古良将。(王丹誉)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