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婆婆的“家规”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6-11-28 17:07 来源:三湘风纪网

    婆婆今年88岁了,但没有一点风烛残年的影子,生活能自理,手脚灵便,头脑清晰,喜阅读,爱作诗。满堂的儿孙无不恭敬有加,没有一个敢懈怠,因为都知道婆婆的“家规”。
    家规一:“严”字治学。“幺儿媳妇啊,下次来再给我带点书来哈,杂志也可以呢。”这就是我婆婆,一位爱学习的老人家。记得第一次进婆婆的家门,婆婆便拉着我的手说:“小时候穷,我8岁就跑到山上砍柴,换的钱全买书了,可还是不够看。”婆婆爱读书,对子女的学习更是严谨。婆婆一共养育了6个孩子,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6个子女都上了学。尤其是我爱人,他最为幸运,没有赶上那个动乱的年代,可以安心读书。所以婆婆对他的要求更严,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爱人学习不用功,老师将家长叫到学校,婆婆把爱人叫到老师面前,当面给老师下跪,做检查,自己向老师赔礼道歉。婆婆含着泪对他说:“你的兄弟姐妹没有你好命,没有安心读书的机会,你有却不珍惜,你对得起咱家的家训吗?”爱人羞愧难当,此后再也没有让婆婆担心过。孙辈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她依旧把她求学的经历和家族读书的习惯不厌其烦讲给他们听,叮嘱他们好好学习,每当儿孙们将一大堆荣誉证书给她看时,她脸上笑开了花:“这些个荣誉证书最好看”。
    家规二:“勤”字治家。婆婆的勤劳众所周知,屋前果蔬满园,屋后绿树成荫,屋内干净整洁。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她用她的勤劳和智慧保障了一家10口人的生活。春天她在田埂上种上蔬菜,吃不完的就拿到集市上卖,换回急需的日用品;冬天农闲时走村入户卖自制调味品,换点钱给孩子们过年缝新衣;养猪、养鸡换来的钱供孩子们上学。连我们这些儿媳妇也要先征得婆婆同意才能进门,而首要的一点就是勤劳会持家。婆婆经常对我们这些媳妇念叨:“这女人啊,就要会持家,里外收拾得灵灵醒醒,男人在外面才好搞事。”所以家中几位嫂子都很勤快,家里家外收拾得很干净。同样,她对晚辈们的要求一点也没放松,每次在老家都带着孩子们一起收拾院落里的杂物,去园子里捡菜捡果子,她说:“动一动身体好,勤身健体。”
    家规三:“仁”字修身。婆婆不光把“仁爱”记在心里,更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厚德载物”:多年前,家里来了一个年轻小伙,说是受父亲临终委托,一定要登门拜谢。婆婆告诉我,有一年闹饥荒,一位老人来乞讨,婆婆看他饿极了,不仅留他吃饭,还将家里剩下的大米都给了他,老人背着米出门时含泪说道:“我一定记得你的恩情,就算我来不了了,也要让我的后人来感谢你!”陌生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周边的熟人:每年二月初六,天刚亮,一位叫“腊姐”的老人就到了婆婆家,煮好4个鸡蛋,端到婆婆床前看着她吃下,然后陪婆婆聊天,几十年来如此。我很好奇:“婆婆,这是咱家亲戚么?”婆婆说她和我们不是亲戚胜似亲戚。原来“腊姐”早年家里人多条件差,婆婆经常接济一些给她,让她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所以“腊姐”把婆婆当自家的老人照顾。婆婆曾说过:“我用我的仁爱换来我的晚辈儿孙个个通情达理、乐观向上,事业学业有成,我这一生吃的苦、受的难值得。”
    家规四:“廉”字教子。“幺儿,你莫嫌我老婆子啰嗦,我跟你说啊,你是党员更是干部,要以廉为先,不能给咱老龚家丢人!”每次回家,“做个清官”就成了婆婆常敲的警钟。婆婆的屋好几年没有修缮了,今年雨大,房屋已经开始漏雨了,爱人想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利用危改资金修缮,婆婆坚决不同意:“幺儿,这房子是咱自己的,要修就自己拿钱买点瓦盖一下,可不能让别人说你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家人谋好处。”婆婆一生正直,自己不占公家便宜更不让孩子占。有一年家中有急事,爱人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又不想去麻烦别人,就直接到单位借用了800元钱,婆婆知道后,气急骂道:“你个化生子(方言,不孝子),哪个要你拿公家的钱,赶快跟我还回去。”爱人嘴犟:“我借了又不是不还的”。“幺儿呢,这是公家的钱,是给公家办事的,可不是为你私人办事的,临时借也不行,赶快还回去。”说完从箱子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毛票给爱人,我们都知道那是婆婆的攒了好久棺材本,那一刻,我们的脸红透了……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婆婆,您朴素的家风和严厉的家规是留给我们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激励您的晚辈儿孙奋发有为,衷心祝福您长命百岁!(笔者为津市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梁先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