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津市廉吏:布衣宰相李如圭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7-04-07 11:42 来源:三湘风纪网

     李如圭(1479-1547),字国宝,明朝澧州(州治今津市市新洲镇)澧阳人,教谕李通之孙,明朝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出生于澧州嘉山南麓三十里桃林东里樟树村(今津市毛里湖镇樟树村)。早年饱读诗书,19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俗称孝廉),己未年(1499年)殿试考取进士。先后任江西安福、建昌知县。他风华正茂,严于法治,敢于去弊除奸,深得民众爱戴。后来,朝廷命他巡视福建。福建濒临海滨,海盗蜂起,又有贪官污吏为害,人民深受其苦。李如圭发动群众检举,海盗闻风远遁,贪官污吏惊魂落魄。复任广西兵备,在驯服与教化瑶民方面成绩卓著、擢升监察御使,官至正七品。正德年间,患病回家休养。嘉靖十年(1531)秋,陕西延绥地区因灾大饥,阁臣夏言荐举巡抚陕西,他深入重灾的延绥地区进行安抚赈饥,并经过周密调查,向朝廷写了治理荒政的十多条奏折,尽皆采纳,使数十万饥民得以活命。嘉靖十五年春,受命总理疏浚河道,设置闸门,引湖水灌溉,大大便利了粮食运输,促进了生产发展,后晋升为户部总督仑场兼西苑农事。嘉靖十八(1539)年,皇帝仁宗到显陵拜谒,见他同靖远伯王谨居守显陵有功,颁诏封为工部尚书,后改任户部尚书,官至正二品。68岁时卒于澧州,葬州西北白岩山(今临澧县新安镇境内)。六百多年的沧桑岁月里,澧州坊间仍然流传着关于李如圭动人的历史故事。
     李如圭为官清廉,造福桑梓。当时有口皆碑,晚年致仕归里,仍将一生不离的座右铭“宏济艰难”条幅,高悬在自己的书房。以他一生奉行的“表彰先哲,激扬后学,待乡亲彬彬有礼,御家人从不傲慢”的作风示范乡邻。就连先人家产,他也全部留给各兄弟,自己所置田产,仅供衣食之用。李如圭的儿子李辅阳,享受到皇帝给他的读书权利,性情廉静。李如圭的父亲在儿子当权时闭门谢客,不受时俗缠绕,人称有苏伯遗风。真是一人做官,满门行善。由此,李、梁夫妇深受州民爱戴和敬重,他被列入澧州乡贤祠的主要祭祀者之一。
     退归故里后的李如圭赋闲在家,平日除进谒藩府华阳王朱承爝(袭封第六代王)而外,常常观光孟姜祠、彭思王庙、武当行宫(即上观宫)和安乡谯楼等名胜古迹,撰写了许多文采飞扬的诗文,诸如《记》、《传》、《五古》、《七津》等,他的代表作品有《怀古集》、《武当行宫记》、《贞节祠记》。
     为纪念布衣宰相李如圭,澧州一带还流传着孟姜女的两则传说:
     孟姜女梦中助尚书
     明代弘治年间,工部尚书李如圭奉旨整治荆江水患,荆江里的江猪很多,扔下去的土包石块,都被它们咬破或者拱走,堤岸无法加固。李如圭寝食不安。一天晚上,姜女托梦,告诉他一个办法:派人四处收集破铜烂铁,铸成鼎锅一样的硬坨,下到堤脚,江猪咬不烂,拱不动,堤脚牢固,江堤就安全了。李尚书照此办理,果然成功。从此以后,荆江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孟姜庙的来历
     明朝工部尚书李如圭回家养老,晚上就住宿在陕西同官。一天晚上,李如圭看书看倦了,伏在桌上昏昏人睡,只见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年轻女子,哭哭啼啼地对他说:“大人,请您怜念我们是同乡故里,将我的魂魄带回去在我的家乡修一座庙,好叫我魂魄有个归宿。”说完,用力推了一下李如圭。李如圭惊醒后,回想梦中的情景,急忙叫了几个家人,沿村巡访,查问了当地的老百姓。当地几个老人将李如圭带到一座大庙前,指着庙对李如圭说:“大人,这是姜女庙,听我们的前辈讲,孟姜女当年死在这里,我们的前辈敬重她的忠烈,出钱修了这座庙,并塑了这尊姜女像。”
     李如圭听完,拜谢了这些老人,自己默默走到姜女像前,暗暗祷告,要孟姜女随他回去,并答应给她修庙宇。祷告完毕,他便走出大庙,边走边喊着孟姜女的名字走回住地,据说这叫“喊魂”。新洲农村现在仍流传着这种迷信说法。
     第二天,李如圭出钱请人塑了一尊姜女像,又租了一只大船,自己亲自押送大船同往,每到一处,李如圭便把孟姜女的故事讲给来观看孟姜女像的人们听,人们听了,就将孟姜女的故事编成三棒鼓、大鼓和歌谣到处演唱。从这以后,各地都修起了姜女庙。
     不久,李如圭将孟姜女像运到新洲,随即命令湖南巡抚和当地州府修建姜女庙。李如圭按照孟姜女梦中的意愿,把庙修在孟姜山上,还亲自将这座庙题名“贞烈祠”,将里面的大堂叫“百炼堂”,把安放姜女像的大堂叫“绿云宫”。李如圭还特地为贞烈祠做了祠祀,当地人都叫这座庙为“姜女娘娘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