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忠信廉洁乃立身之本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7-07-28 18:25 来源:三湘风纪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习总书记借古警今,语重心长。令党政官员“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守住政治生命线和道德、法纪底线,做一名清官。
     在东晋时期,广东当地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南海有这样一个贪泉,即使清廉之士,一饮此水,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东晋诗人吴隐之,向来有清廉之名,后任广州刺史,到贪泉后曾一口气饮了三大碗,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欲以古代高士伯夷、叔齐为楷模,表达了他清廉自重的决心。上任后,吴隐之要求自己更加严格,生活极其俭朴。后来卸任北归时,行装中什么长物也没有,据说其夫人私下节衣缩食,买了一斤沉香,吴隐之发现后,立即将它扔进了深深的湖底。
     高雅之士林逋说:“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誉之具也。”忠信与廉洁,此乃孪生兄弟。廉洁者它不忠信乎?忠信者岂不廉洁乎?春秋时晋国的李悝,是晋文公的狱官,主持法律事务(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官)。他在审理一桩案子时,曾听信了一位下属的一面之词,将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悝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规劝他别这样,并说“你以为有罪,我是领导你的,如果你这样,那么我也有罪了!”这一句话明明给李悝找了个最好的下台台阶,可李悝仍回答说:“国家对我这种官职有规定:错判人受刑,自己也得受刑,错判人受死,自己也得受死。因为我能察微决疑,国君所以才让我到这个职位上来。今天我犯了错,罪当死,我赴死无悔。”他拒听晋文公之言,伏剑而死。做官的前提是讲忠信,讲道德,尽忠于国家,尽信于法律,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又说“为政以德”。吴隐之正是这样怀抱忠信之志,其言其行可谓廉洁之极!联系起来看,东晋的吴隐之与春秋时期的李悝,他们为官的道德相通,做人的准则相同,按传说道德而论,就是“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
     《汉书•文帝记》中有言:“廉吏,民之表也。”纵观古代,放眼当今,忠信廉洁之官,不愧民之楷模,“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语)”。远如李悝与吴隐之,近如中国中央电视台“时代先锋”和“感动中国”精品栏目中一一列出的公仆表率人物,难道不令人高山景行吗?难道不为这些当代清廉之官承先启后,无愧于党之精英国之栋梁而自豪吗?
     由此,我们又不得不言事物的反面——“贪者,民之贼也(包拯语)。”历朝历代的贪官不可胜数,看当今,在党中央铁腕反腐的重要举措之下,一大批“老虎”“苍蝇”纷纷扑地,真的人心振奋!这些位居高位的大“老虎”也好,还有那些纷纷坠地的各种小“苍蝇”也好,他们之所以成为“民之贼”,就是缺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去堂堂正正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工作、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须不折不扣地做人民百姓的“公仆”,就得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要览史察今,既以时代先锋典型人物、“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为榜样,又以反面教材作借鉴,以“忠信廉洁”为立身之本,秉公办事,清廉自律,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认真践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表率并深化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去,真诚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株洲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员 刘奇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