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是干事的“安全阀”
干事不是贪腐“筹码”。对党员干部而言,一心干事是职业操守,一身干净是政治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干事而不干净,终归会落得“一票否决”的结局。列宁曾严厉痛斥“只要有贪污受贿的可能,就谈不上政治”,认为“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作为一名党员,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还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是其政治素养高低的表现。只有守住底线,做一个政治干净、“手脚”干净的人,才能为干事装上“安全阀”,贴好“护身符”。(中国纪检监察报 12月12日)
2017年9月25日,聊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兰雨贪污、受贿案一审宣判,判决认定被告人孙兰雨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
纵观孙兰雨的一生,可以说是风光过,也坎坷过。其出生于聊城市阳谷县的一个小村子,因为家境并不富裕,18岁就进入当地一家工厂工作。可是他并不满足,凭着骨子里的倔劲,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经过几次高考,终于考入河北地质学院经济管理系学习。接着,孙兰雨从教两年后,从聊城阳谷县政府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做起,秘书、副主任,计委主任,再到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直至高唐县县委书记。
可就在孙兰雨的仕途顺风顺水时,却因为企图用手中的权力快速、直接解决网络涉及其的一起贴吧事件,被“意外”免职。免职对孙兰雨的影响非常大,他突然觉得,自己从前的克己勤免现在看来是如此可笑——他的心态开始扭曲了:既然仕途无望,不如转而求财。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援助工作中,孙兰雨临危受命,他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不畏艰险地冲在援建最前线,最终及时圆满完成了援川工作。然而,在其舍生忘死的光辉形象背后,却藏着不可告人的隐秘。他一边顶着余震忘我工作,积极开展灾后援建,另一边也不忘顺手捞一把: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之前经营公司的经验,通过工程承揽等方式进行权力寻租,中饱私囊。在被任命为聊城市发改委主任后,他负责为企业申请国家扶持资金,跑立项。因为要到全国各地出差,他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家,甚至连八旬老母生病都无暇顾及。职务的升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孙兰雨却开始了更加疯狂的敛财,数额也越来越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索取,直至把手伸向公款公物。直至案发被查处。
孙兰雨无疑是一把干事的好手,他主政期间,主持了当地很多重要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发展。他的援川工作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他从一名职工逐渐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其中的付出和贡献可想而知。可是这把干事的好手却“手脚不干净”,利用手中的权利,插手工程项目,大肆贪污受贿,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习近平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干干净净干事,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胡锦涛也曾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那么,干事的人要怎样装上干净的“安全阀”呢?首先思想上必须干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经济上必须干净。要正确看待利与义的关系,算清经济不干净将带来的七大后果,政治上会断送政治前途,经济上会人财两空,名誉上会身败名裂,家庭上会妻离子散,亲情上会众叛亲离,自由上会身陷牢笼,健康上会终日人心惶惶。让头脑冷静下来,刹住车、掉转头、找新路、走对路。还有就是生活上必须干净。倡导高尚正派、恬淡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慎言、慎行、慎权、慎独、慎微、慎友,时刻防止“贪欲缠身”、“人情腐败”、“权力寻租”和“温水煮青蛙”陷阱,切实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脚,筑起防线、抗拒诱惑。
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原则,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始终守住干净做人的底线,做到思想意识干净、行为动机干净、社交生活干净,这样才能做到为民干事、秉公干事、依法干事、廉洁干事。(桂东县纪委 黄守敏)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