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鲁 班 尺

编辑:刘学先 发表时间:2018-08-13 17:42 来源:三湘风纪网

  我的父亲1965年从部队退伍回来的时候,年轻的眸子里透出波澜不惊的光芒,他放下当初的执拗,跟着他的父亲早出晚归,渐渐地将自己磨砺成了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我的爷爷会起屋盖房、垒灶盘炕、修窑砌墓,更擅长打造各式木器家具,件件高低错落、雕花精美、油漆锃亮,劳作之余他还给自己打造了一套称手的工具,刨凿斧锯、锉锛墨线等等,后来都留传给了我的父亲。但是,父亲却一直渴望拥有一把鲁班尺,我想,这大概是每一个木匠的愿望。

  鲁班尺是木工匠师的开山鼻祖鲁班发明的,在我国古代民间广为流行,是量度和确定住宅门户、家具尺寸的主要建筑工具。在工艺传承中,鲁班尺还多被工匠们用来拜师之用,寓意跟戒尺差不多,就是可以惩戒,教守规矩。

  1959年,19岁的父亲拒绝爷爷的一再要求,毅然报名参军,来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警卫团服役。1958年11月,代号为221的中国核武器工程正式启动,大批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金银滩草原。父亲的工作任务就是核设施材料押运、核试验保障等。这里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不到零摄氏度,气压低,沸点只有80多度,煮饭半生不熟。正值核基地建设初期,自然灾害、苏联毁约停援、“大跃进”运动失误等重重阻碍,导致形势非常严峻,近万名建设大军补给不足、防护措施十分有限,基地建设、搬运装置等很多环节都是靠战士徒手完成的。“缺氧气不缺志气,缺物质不缺精神”。基地建设者士气很高,依靠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力量源泉,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试爆成功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里诞生的,1967年11月,中国第一颗氢弹也在此基地研制成功!

  核武器的研制、警戒是一项危险性大、放射性高,要求严格保密的工作。211 基地对外绝对保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要把在基地看到的一切,永远烂在肚里。新兵入伍后,反复进行保密教育,熟背保密条例。退伍后,仍要执行保守国家机密的艰巨任务。父亲一生从未跟我们提起过一句他当兵时的任何内容,甚至当他辗转病榻、无药可治、生命垂危的时候,即使面对医生,亦不轻言。

  2002年秋天,父亲的手脚明显不听使唤,从指端开始肌肉渐渐萎缩,经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患上了极其罕见的运动神经元损伤疾病,病因不明,尚无治愈方法。仅仅半年,父亲四肢干枯,咽喉、气管、食道逐渐僵化,吞咽困难,进而丧失了说话功能,但是他的大脑却出奇的清醒,他积极配合母亲,每天又咳又呛地灌下三大碗中药,用扭曲变形的手握着笔,断断续续地写字表达:尺、尺……写的最多的还是“尺”。

  我疯狂地四处寻医问药,就像当年父亲为了治疗姐姐的小儿麻痹症,也曾在全国各大报刊发求救信息,收集到上百个药方后一一试用,又坚持每天两趟背着姐姐去很远的地方扎针,连续几年硬是把二姐的病治好了,创造了一个医疗奇迹。我们姊妹也穷尽积蓄到全国各地寻求治疗,有一次弟弟去河北给父亲买药,为了节约钱,坐了一个通宵的火车,天没亮赶到医院,门没开就蹲在大门口等着医生上班就诊,晚上又坐了一个通宵火车赶回家。亲戚朋友见此情景纷纷建议我们去找政府援助或者优抚,父亲非常反感愤怒,无法用言语表达,就拒绝服药。我试探着追问他当年的一些情况,父亲只是摇头,不肯说,也不肯写下只字片语。

  后来,我通过民政部门联系他当年一起入伍的战友,有2个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刚刚联络上,准备第二天就去探望。那天晚上,隔壁的父亲一夜未眠,他在不住地叹息,我朦朦胧胧刚睡着一会儿,却听到母亲急切地在叫我,说是父亲出事了,原来父亲竟然用几乎完全不听使唤的双手抓烂了自己的脖颈,他满头大汗,喉咙里发出阵阵怪响。我明白他的意思,赶忙安慰他不再去打扰他的战友,父亲终于安静下来。但是一连几天,父亲的情绪都非常激动,几乎无法入眠。

  很快,父亲的病情直线加重,2003年3月份,父亲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溘然离世。

  父亲去世后,母亲在父亲的棉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歪歪扭扭写满字的纸条,是父亲一笔一笔登记下来的我们每个人为他治病的花费。母亲伤感地说,你爸爸一辈子志气,临死都这么认真。

  父亲在部队入党,1964年又随部队南下广西桂林驻防,准备奔赴边境战场,后在祖母的以死相逼下1965年春退伍回家,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又将一腔热血转化为对国家的奉献和给家人的关爱温暖。几十年来,他以工艺严谨立身,以诚实守信谋生,赢得了无尚的威望和尊重。父亲对鲁班尺的渴望和独钟,正是他对制度、纪律、规矩和惩戒的敬畏和对初心的坚守。

  “量分论寸总亲身,法度清明信与人。多少浮夸蒙骗诈,难逃一杆亮虚真。”

  我们家的传统正像代代相传的木工尺,有准有度,有棱有角,对国家以忠诚,对朋友以信义,对劣行以勇敢,重承诺、有担当,真实做人,靠劳动收获,绝不投机取巧,绝对禁止赌博,连赌桌前围观一下都不准。我们姊妹几个都谨记教诲,学有所成,工作勤奋。小时候为了给姐姐治病,我被长期寄养在姨妈家里,虽然姨妈家境很好,父亲仍然坚持每季驮着粮食送到姨妈家。姐姐长大后,父亲又手把手教她学骑自行车。姐姐也不负众望,学习勤奋刻苦,第一个考上大学,入了党,考取了高级会计师技术职称,直到现在,年近50的姐姐依然每天乐呵呵地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经常跟父亲讨论“老实”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木讷的父亲总是说,不论是褒是贬,我愿意做老实人。事实上,父亲正是用一生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老实人的定义:吃小亏、赢美名,树家风、惠子孙。日常交往中,只要听到父亲的名字,别人都会对我们高看几分。信字当头,父亲给唯一的孙子起名宜信,我的孩子也以鼎字入名。临终前几天,他郑重地将那套家传的木匠工具传给3岁的侄子,并特别示意母亲把尺子放到侄子手里攥好。如今,孙辈们都已长大成人,在家风的引领下个个健康正派,爱国爱家。父亲最喜爱的大外孙也光荣入伍,沿着外公的足迹,保家卫国去了新疆服役。

  2005年11月,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相关资料公开,我才了解到父亲当年服役的8100部队就是221基地警卫团。2007年4月28日,这个神秘的核基地地下指挥中心正式解密并对外开放,被父亲坚守了44年的国家机密大白天下,同年,民政部发文(民发〔2007〕102号)明确对参加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我的父亲却没有等到任务完成命令下达的这一天。他默默守候、等待,誓死捍卫、终生坚守的光荣使命终于完成了,漫长岁月里,苦寒病痛前,父亲不诉苦、不伸手、不拖累、不牵连,经受住了信仰和忠诚的考验。

  守诺如金,用生命信守承诺的一代老兵,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以身许国,至死不忘军旗下的誓言,这面旗帜,映射出一个伟大的信念:用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忠诚、奉献!

  (苏仙区政府办 史霞鸽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