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戏台的回声
戏台即戏剧舞台。它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古往今来,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多少波澜壮阔的故事、多少忠孝节义的传奇在此粉墨登场。
位于湖南常宁水口山矿务局东侧康家溪畔的康家戏台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极具湘南特色,是常宁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戏台。这是孕育了“世界铅都”,也酝酿出了举世闻名的水口山工人运动的红色圣地。站在戏台前,回想当年数千矿工振臂高呼、响彻三湘四水的壮阔情景,一幕幕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
多少年月过去了,戏台的上空,依然还回荡着毛泽东、毛泽覃兄弟在这里传播革命火种的振臂呼喊。1922年4月,毛泽东在夏曦、彭平之陪同下,来到水口山了解工人情况,在康家戏台传播马克思主义。当年,这座泛着陈旧气息的戏台,因为伟人的到来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开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矿工中。不久,毛泽覃也以教员身份为掩护,来到水口山,秘密从事青年团的领导工作。他深入到敲砂棚、车间和矿井,边劳动边调查研究,组织工人开展业余体育活动,与工人交朋友,并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多少年月过去了,戏台的上空,依然还回荡着蒋先云、谢怀德这两位亲密战友在这里领导工人大罢工的激越号令声。1922年11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特派蒋先云、谢怀德到水口山帮助成立党小组。蒋先云和谢怀德都曾参加领导了安源工人大罢工,具有丰富的革命经验。他们来后不久即在水口山组建了工人俱乐部。那天,3000多矿工要求加入。“工人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大团结万岁!”声音响彻云霄。那年底,水口山工人大罢工,迫使矿山反动当局承认了18项条件,取得了伟大胜利。
多少年月过去了,戏台的上空,依然还回荡着宋乔生、耿飚舅甥两人走上井冈山的铿锵脚步声。1928年初,舅舅宋乔生为配合朱德、陈毅发动的湘南起义,他率领水口山矿工武装起义,奔上井冈山。毛泽东后来回忆,宋乔生组织能力很强,带了许多人上井冈山。7岁逃荒到水口山,13岁当童工的耿飚,在这里成长为一名坚定而勇敢的革命者。他在长征中,作为开路先锋,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为中央纵队和大部队开辟了前进通道。1991年,耿飚这位从水口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国防部长,回到水口山,凝望康家戏台,驻足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还保存有这些先辈们遗存的记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陈旧的革命遗物,一册册泛黄的革命书籍,既是水口山矿工忠诚勇敢和坚定信仰的见证者,也是中国革命的“活化石”。我虔诚地注视着这些物件,眼前不禁浮现出多年前那幕浩荡的历史,似乎依然能够感受到英烈们无所畏惧的凛然大义。
水口山八百矿工上井冈山后历经的各次战斗更为惨烈。这支队伍上山后即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肯定并被委以重任,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石,抵御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攻与追剿。这八百矿工,革命胜利后幸存的只有十人。他们用自己的壮烈写就了一部辉煌的历史。他们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甚至很多人连姓名都被湮灭在湘江滚滚的水流中。想到这里,我泪眼朦胧,仿佛看见这些从水口山走出的伟岸身影,依旧在迎风飘扬的军旗下冲锋陷阵。
康家戏台现已经过整修,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前保存的梭镖、长枪、大刀等革命文物已被保存到附近的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而那段光耀千秋的岁月早已被载入史册,值得我们反复领悟、细细研读。(封志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