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邵阳:清廉勇毅 薪火相传

编辑:王城长 发表时间:2018-12-28 09:26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读一读《爱莲说》,满腔乡情登时给撩拨起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策马大美邵阳,山高水长,广阔无垠。

  这是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

  邵阳市,史称宝庆,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栖息屯居。

  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西汉初,始置昭陵县。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

  南宋理宗赵昀为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公元1225年,赵昀登基,改元宝庆,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开始流传天下。宝庆一名,经明、清两朝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宝庆为邵阳,至今未变。

  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际,总能见到邵阳人奋起的身影

  近代史一开端,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肆意入侵我国,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束手无策,只落得割地赔款、任人蹂躏的惨局。邵阳人魏源以皇皇巨著《海国图志》“睁眼看世界”,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唤起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顽强抗争,前仆后继。魏源,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面对袁世凯倒行逆施,“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邵阳人蔡锷拍案而起,铤而走险,辗转云南首举护国讨袁大旗。他抱病参战,沉着指挥,泸州城外驻马题联:“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奇迹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彻底撕碎了袁世凯的皇帝梦。蔡锷英年早逝,孙中山先生亲撰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痛惜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扼腕长叹。

  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聚集天安门,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当游行队伍抵达曹汝霖住宅时,北师大的邵阳学子匡互生一马当先冲了进去,最后上演了“火烧赵家楼”的壮丽一幕。有人说,是匡互生的那一把小火,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熊熊大火。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邵阳籍音乐家贺绿汀随上海抗战救亡演剧队奔赴前线为八路军演出,深为将士们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感染。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他一气呵成创作了《游击队歌》:“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唱出了全国人民誓死抗日的心声,激昂旋律迅速响彻中华大地,化为抗敌前线嘹亮的冲锋号。

  翻阅一部饱蘸血泪的中国近现代史,一百多年的不屈奋斗赫然在目。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际,总能见到邵阳人奋起的身影。

  这是一座爱莲之城,养育的人也极具莲之品质

  据《宝庆府志》和朱熹的《邵州特祀濂溪先生记》载,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年已半百的理学宗师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即以永州通判职务主持邵阳政务。这无疑是一份棘手的差事。周敦颐欣然赴任,恪尽职守,改建学宫,兴教化民,以德治州。一时间,邵阳境域崇学蔚然成风,崇廉深植人心。

  这是一座爱莲之城,养育的人也极具莲之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怀揣着这样的理想,一代代清廉之士从这里铿锵出发。

  那是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夏,鼎鼎大名的魏源遭遇丧母之痛。依朝廷规矩,必须去官守制。这时他已官居东台知县,却凑不齐运送母亲灵柩回乡安葬的资费,只好暂住朋友家,靠借债度日。这年八月,他在致友人胡林翼的信中说:“……弟半载东台,只因漕运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几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清贫拮据之景不难想象。后来,幸得亲友解囊相助,方才让母亲入土为安。他离任东台时,全城百姓扶老携幼挥泪相送。

  声震天下的蔡锷,为官亦是同样的清正廉洁。据记载,“蔡邵阳(蔡锷)督滇,崇尚俭朴,非星期(日)不宴客。一席之费,不得过五元。悬为禁例,违者有罚。”提及这段历史,蔡锷的滇军旧部朱德投以深深赞许:“蔡锷督滇时,廉洁成为一时风尚。”

  在爱莲之城邵阳,外来官员也深受熏陶。山东人李尚卿,字子仁,清末任邵阳知县时,有一次上级派员下来视察,他仅以一钵麦子饭和一钵葱汤相待,惹得视察官大怒,竟将钵子扫落在地。李尚卿却不卑不亢,从容捡拾起那些瓦钵碎片,微笑着请他上楼细谈。上得楼来,凭窗远眺,一片萧瑟落寞,李尚卿深情赋诗:“麦饭葱汤君莫嫌,瓦钵粗碗亦堪怜。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生烟。”此情此景,羞得那位余怒未消的官员无地自容。李尚卿为官秉持不唯上、不拍马,更不怕丢掉乌纱帽,敢想敢干、敢做敢当。他离任邵阳后,人们在县衙前建起《李子仁德政碑》,碑文称“调尹县邦,具多善政,沾濡厚泽,愧涓滴之莫酬,镌勒贞珉,并河山而不朽”,同时建有铁质《李子仁去思碑》,上铸煌煌赞词。后由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上奏光绪帝,朝廷颁旨赐誉李尚卿为“天下清官第一”。

  1913年春,毛泽东的恩师、邵阳人袁吉六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国文教员。1915年,一师学生掀起反对校长张干的学潮,张干为此大怒,决定开除毛泽东等十七名带头“闹事”的学生。袁先生等人在张干面前据理力争:“毛泽东等皆杰出人才,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迫使张干收回成命。袁先生任教一师时,康有为、梁启超文体风靡一时,学生作文竞相仿效。他对毛泽东说:“作文之道,首应务本,完全摹仿康、梁,实非所宜。”又说:“文章妙来无过熟,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课余经常对毛泽东个别辅导,为他详细讲解唐宋八大家作品。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及他在一师读书时,感慨道:“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个“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袁先生埋头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家境清贫。1950年,毛泽东闻知其遗孀生活困难,即去信当时的湖南省主席王首道:“请省府酌予接济。”袁夫人这才得以安度晚年。

  从这里走出去的共产党人更是令人敬仰的典范。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袁国平,就是一位富有伟大献身精神的革命家。作为我军高级将领,他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政治本色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长征途中,部队连续行军,疲惫不堪的他却把自己的马让给伤病员,坚持与战士们一道跋山涉水。为了革命事业,他把子女寄养在邵阳乡下。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两个女儿一个殁于贫病无医,一个给人做了童养媳;儿子年幼失学,曾一度牵着双目失明的奶奶讨饭度日。1941年1月“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在北移中遭受国民党顽固派重兵包围。袁国平协助叶挺、项英指挥部队英勇抵抗,血战七昼夜。他不幸身中四弹,为了不拖累部队行动,举枪射向自己,年仅三十五岁。

  结语

  据《宝庆府志》记载:“周子在邵州衙东北隅辟池种莲,放广数十丈,与江水通盈涸,砌石为墙,环植垂柳。”就是在这里,周敦颐气沉丹田,凝神静思,一再感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不禁也让人久久沉浸于遥远的怀想——是《爱莲说》,让邵阳人由清廉之心生发勇毅之志,由“出淤泥而不染”走向“睁眼看世界”,生生不息;是《海国图志》《游击队歌》,让邵阳人将千年清廉、百年勇毅集于一身,在“出淤泥而不染”中“拼到底”,在“睁眼看天下”时“出淤泥而不染”,薪火相传。(肖智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