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的诗才 铮铮的人品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对刘禹锡的《潇湘曲》,大家都耳熟能详。此词虽然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但其中的“斑竹”“香草”,对永州读者来说,却倍感亲切。刘禹锡还是蓝山人最喜欢的诗人,舜水河畔的塔下寺内就建有纪念唐才子刘禹锡的梦得祠。
刘禹锡,字梦得。据说当年刘母因无生育,常祈祷于上天赐子。一夜,刘母梦见大禹,之后就有了身孕,乃大禹所赐,故取名禹锡,字梦得。另外,禹锡谐音玉兮,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竹因节而雅,人因品而优。”刘禹锡果然人如其名:论才华,他天马行空风华绝代;论人品,他守身如玉亲民爱民,铮铮然有金玉声。
刘禹锡在中唐时期乃诗之“国手”,白居易推之为“诗豪”。其诗多警策之句,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逐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刘禹锡何许人也?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诗人死后,归葬荥阳。荥阳乃刘禹锡四代祖居之地,他曾在书信中自述荥阳老家“陋室未毁,瘠田可耕”。
刘禹锡生于公元772年,与白居易是同年老庚,比柳宗元长一岁。21岁那年,与柳一起考中进士。31岁时,与柳同朝为官,结识王叔文。33岁那年,永贞革新失败,刘贬为朗州司马,柳贬为永州司马,且“逢恩不原”,史称“二王八司马”。十年之后,刘、柳返京,二人游玄都观,刘作桃花诗,二人复被贬,刘出为连州刺史,柳出为柳州刺史,4年后柳死于任所,49岁。刘迁夔州刺史,三年后转和州刺史。56岁,回京为主客郎中。59岁出为苏州刺史,63岁转同州刺史。次年,迁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842年,刘禹锡卒,终年70岁。
从上述年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刘禹锡,这个出身于儒学世家的官僚子弟,年轻时才华横溢,进入仕途后命运多舛,从33岁开始遭人打击报复,贬官在外,从朗州到连州,从夔州到和州,56岁时才回京喘了一口气。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废,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豪迈倔强、惊尘绝世的刘禹锡,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坚持,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从容,有“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的豪气。在人生最萧瑟的秋天,他傲然写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最能彰显刘禹锡铮铮铁骨的是他在玄都观写的两首桃花诗。元和十年,诗人自朗州至京,与从永州回京的挚友柳宗元去玄都观赏花,写下了《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篇。诗中以花喻人,直指朝中新贵。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轻蔑讽刺,辛辣有力,让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刘、柳立即遭受打击报复,再度被贬远州刺使。
刘禹锡豁达乐观,永不妥协,即使在势利小人的迫害之下,寄身陋室,依然能够写下光照千秋的《陋室铭》,表明自己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凛然豪语,永远响彻在历史的天空。
刘禹锡生性好佛,经常与一些寺僧往来,诗歌酬唱。在连州期间,经常骑马来我们蓝山礼佛寻幽,与塔下寺的高僧一起参禅悟道。蓝山的山水是那么美丽,蓝山的人民是那么好客,让他感动,让他流连忘返。据说元和十年,刘贬为连州刺史,赴任时途经蓝山县境,百姓感其才,为之立祠,这就是梦得祠。祠有门联:“兔葵燕麦摇春意,舜水都山牵客魂”。
刘禹锡在苏州期间,苏州恰遇洪灾,百姓“饥寒殒仆,相枕于野”。刘禹锡即上书皇上反映苏州惨状,要求拨发赈米,免除赋税,从而使苏州灾民渡过难关。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抑或是处江湖之远,刘禹锡始终践行着“功利存乎人民”的为政观。他的为民情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今在苏州沧浪亭公园里还有刘禹锡的石刻像,像上题词为:“政擢贤良,学通经史。颉韦颃白,卓哉刺史。”苏州百姓把刘禹锡和韦应物、白居易并称“三贤”,建有思贤堂,年节都举行祭拜。
刘禹锡虽然离开我们1200年,但他那天纵的诗才,铮铮的铁骨和为民的情怀,依然感动着我们,读着他的诗,想见其为人,心里依然感觉温暖。常德柳叶湖边的司马楼,连州燕喜山下的纪念馆,和州半边街上的陋室园,荥阳京城路上的禹锡园和湘江源——蓝山塔下寺里的梦得祠,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将永远屹立于人民的心头。(蓝山县纪委监委供稿)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