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系村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
“今年旱季再来时,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稻田的灌溉问题。”阳春三月,正在准备春耕生产的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街道雷家村种粮大户杨春耕信心倍增地说道。原来,一条由寿塘电排站到村里的水渠已拉通,直接受益面积近千亩。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渠道?修建这条渠道,村民为何纷纷拍手叫好?这事,还得从2021年零陵区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说起……
监督先行,吹响乡村振兴的“集结号”
“老乡,脱贫后生产生活怎么样?”“村里的基础设施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修缮?”“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有什么好的建议?”2021年5月,零陵区纪委监委派驻接履桥街道雷家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马不停蹄地走组入户,奔向田间地头了解掌握情况。
“生活条件好多了,我们还想跳个广场舞,缺了点设备和场地。”
“有些通组路还要再加宽点。”
“村里的光伏产业只是集体经济,能不能发展点特色产业带动村民个人致富?”
“渠道,还是渠道,到底什么时候能修好?”“老百姓靠着这条渠道‘吃饭’呢!”
……
工作队遍访了农户,一圈下来收集到60余条民情民意,其中最为强烈的就是这条寿塘电排站到村里的渠道维修问题。原来,接履桥街道地势较高,灌溉全靠双牌灌渠沿线的电排抽返水进行保障。雷家村村民反映强烈的这条渠道正是一条返水渠,因年久失修,早已无法正常供水。
“马上召开村务监督月例会!”工作队队长陈亚强掷地有声地说道,必须下决心修好这条“吃饭渠”。为开好这个解决问题的会,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反复开了碰头会,并多次现场勘察选定路线。
2021年6月初,村支书陈玉红在“月例会”上提出了修渠的建议,与会的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纷纷发表意见,展开了一场有“辣”味的讨论。最后形成决议:走“四议两公开”程序,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各组及相关村民无条件捐出土地用于修建渠道。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雷家村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水利设施尤为如此。为此,工作队带着800多名雷家村民的重托一边用心用情向区农业农村局进行了多次汇报,一边请后盾单位努力推动,最终该水渠项目成功“挤”进了项目库。
“工作队刚来时就遇到一个‘奥数题’,好在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仅这个题迎刃而解,音响也配了,路也更宽了,还给大家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陈亚强说道。
廉洁驻村,树立团结群众的“好口碑”
“感谢你们为村里办了件大实事。”2022年9月,渠道全线拉通,村民们向工作队竖起了大拇指。但欣慰之余工作队有了新的苦恼:不知道是哪位村民把一只土鸡和一些鸡蛋放在了驻村工作队的住所。
“这该如何是好?”问了一圈,大家没看见是谁拿过来的。最后通过监控才知道是渠道建成后受益稻田面积最大的王家组组长拿来的。“这是我们该做的,更何况我们是纪检干部,更加要带头遵守规定,决不能‘收礼’。”陈亚强坚决找到这位组长还回了“礼品”并代表工作队表示了感谢。
“还礼”的事瞬间在村里传开,工作队的公信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村民们都愿意与工作队说心里话,久而久之就和村民打成了一片。
两年来,工作队沉下心、扎下根、俯下身,切实用心用情助力乡村振兴。驻村期间从不吃请、不收礼、不扰民,不增加群众负担,不做有损害群众利益之事,在为民办实事中树立了良好口碑,连续两年群众测评满意度为100%。
齐心协力,发展一条致富的“产业链”
2023年3月,暖阳洒在零陵区接履桥街道雷家村。在该村产业示范基地,金银花争先恐后地冒着尖芽。村民陈兰伟和大伙忙着给基地浇水、除草,他手指三百六十度转了一圈说道:“因缺乏劳动力这片地荒了,工作队引进种植公司,带着大家把荒地变成了产业地。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干活赚钱。”
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挑战更是机遇。零陵区接履桥街道地理位置及其优越,青山绿水,拥有气候温暖、温差大、光照充足等特点,并且土壤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非常适合农产品的特色发展。
雷家村是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如今灯亮了、路通了、村美了,特别是成功“摘帽”后,村民们思考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加快推进农业升级转型。为此,工作队积极推动让产业兴旺起来,让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引进了永靛中药发展公司种植金银花和罗汉果。
“把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先试点,成功后再带动群众一并参与种植。”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商议决定先把土地流转过来进行试点。
去年的初冬时节,雷家村产业基地一片忙碌景象。“先搞40亩金银花,30亩罗汉果!”说干就干,签下合同后,永靛中药发展公司老板周总直接把铺盖搬到了村里,一铁锹一铁锹、一棵一棵地亲自种了起来。他说:“我先种出成果来,老百姓自然就会跟着我一起干。”
目前,雷家村采取群众土地流转收益,村委会与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的方式,致力打造“合作种植、企业回收、产品加工、渠道营销”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模式,通过金银花、罗汉果双产融合发展,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大爱精诚,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脱贫摘帽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着眼长远,为村里培养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对驻村工作队来说,显得格外紧迫。
“从‘零’到‘四通八达’的村级公路,这与工作队的付出息息相关。”雷家村的驻村干部唐运龙说起村里这几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以来的变化,感触最深的就是村里的路。零陵区纪委监委派驻到雷家村的工作队正是这里变化的见证者。
变化的是“硬件”,“软件”仍然还是短板。记得在修返水渠的时候,施工队不小心多损了村民陈兰生家里一点地,没来得及恢复,陈兰生的妻子追着村干部骂了两个多小时。陈亚强哭笑不得:“党群干群关系还有待提高!”
如何让村里党群干群关系融洽起来,拧成一股绳谋发展?工作队用行动给出回答:金队银队不如村干队。于是,工作队积极协助建强班子堡垒、培养后备干部、发展年轻党员,激活“末梢神经”,发挥“领头羊”作用,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村骨干这一关键“脉络”。
两年来,一支素质好、作风硬、本领强、活力足、结构优的村级党组织队伍已初步成型。现在,雷家村中流砥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强,村民发展致富的底气越来越足。(零陵区纪委监委 沈宇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