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扎实推进 “三湘护农”专项行动

省纪委监委“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部署后,衡南县纪委监委闻令而动,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强力推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深学习,确保“外行”变成“内行”。当前,涉农项目呈现政策多、门类多、资金多、业务要求多、涉及部门多、受惠群众多等“六多”的特点,纪检监察监督作为监督的再监督,一直面临政策不精、业务不熟、“外行”监督“内行”的尴尬。该县纪委监委为了提高监督的精准性、时效性和实效性,以学破题,在学政治、强担当的基础上,在两个方面深学一层:一方面,学政策、剖现状。组织全体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举办“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培训班,邀请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业务骨干集中授课,解读政策、分析现状、梳理问题。另一方面,学案例,找方法。筛选近两年查处的乡村振兴领域典型案例5个,一一深入剖析,分析发案原因,梳理风险环节,查找监督管理和制度机制漏洞,为专项行动找切入点和突破口。
实调研,确保“天线”接入“地线”。县级纪委监委虽然是基层,但仍然存在着如何把“政策天线”更好地接入“基层地线”的一些困惑。衡南县纪委监委带着“深学习”梳理出来的困惑,由“一把手”带头,班子成员具体分头实施,以三种方式深入农村一线实地调研。一是点题调研。围绕专项行动整治内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11个调研小切口、小课题,由班子成员牵头组成调研小组,深入镇村一线摸实情、找对策。二是包村调研。筛选一批信访问题突出、资金项目密集的村(社区),由班子成员开展蹲点调研,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共性和个性问题,找准监督方向,提炼监督方法。三是带案调研。出台“四访”工作方案,梳理38件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举报件由班子成员、室组负责人带件下访、下沉接访,突出个案分析,推动矛盾化解。
抓落实,确保“政策”变成“实惠”。结合县情抓落实,才能确保抓落实的效果。衡南县纪委监委在深入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衡南县落实“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若干措施的责任分工》,并明确三个思路狠抓落实。一是聚焦问题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起底问题线索,找出问题集中的领域、项目、乡镇、村组。根据日常监督检查和职能部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梳理成问题整改清单下发给乡镇(街道),督促“未查先改”。二是突出重点抓落实。在省纪委监委四个方面整治内容基础上,结合县情增加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整治内容,强力推动形成衡南经验、打造衡南模板。三是创新特色抓落实。为了及时发现,建立了“三湘护农”廉情观察机制,增加了专项巡察环节,既从面上推进,又从点上突破,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衡南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