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资阳区:“三点三实”护航乡村振兴

编辑:杨城誉 发表时间:2023-05-18 11:34 来源:新华网

           今年以来,益阳市资阳区纪委监委把护航乡村振兴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持续增强制度刚性约束力、日常监督威慑力、廉政教育影响力等,以强有力的监督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健全机制为支撑点,聚焦基层治理亮实招

      资阳区纪委监委严格执行省纪委“20条措施”和“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监督工作,对应出台区级实施方案,细分责任单位,细化监督清单,压实有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业务、工作力量方面的优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监督格局。

      针对镇村级纪检力量分散、人手不足、同级监督乏力、监督“拉不下脸”“抹不开情面”等现状,进一步健全完善片长制,将10个乡镇、街道、园区划分为3个片区,由分管副书记牵头,分别担任3个片区片长,深化片区协作。按照“室组地”联动带村的模式,充分调度镇村两级监督力量,对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开展近距离、常态化监督。

      同时,开展乡镇纪委书记履职交流、全员培训活动,对系统外交流任职的纪委书记加强传帮带,推动熟悉工作、转换角色。建立村级纪检员全覆盖立体式培训机制,采取师徒帮带、实战练兵、送教下村等办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开展各类培训4期。

      以靠前监督为发力点,紧盯急难愁盼下实功

      开展大接访活动,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定期到镇村接访,与群众坐板凳、话家常,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及时移交并跟踪督促落实。今年以来,共开展走村入户11次,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34个。

      充分发挥“城乡末端社群感知系统”“互联网+监督”“监督一点通”等平台作用,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监督模式,通过各部门上传平台的数据情况,对项目建设进度、惠民资金拨付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并结合村务公开、村集体“三资”等情况分析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实效,进一步构建覆盖乡村振兴全流程的监督闭环。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集中力量起底乡村振兴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处置新增问题线索,推动问题线索“见底清零”。不定期筛选问题比较典型、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线索,从严快处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动奶酪”,以及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严惩“蚁腐”“歪风”。

      以廉政教育为落脚点,引领乡风文明提实效

      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长廊等载体作为活动主阵地,将益阳本土清廉人物代表、清廉故事等廉政文化元素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打造集廉政教育、休闲娱乐、健身赏景于一体的廉政文化长廊,目前已建成张家塞乡三星村和大码头街道金花坪社区廉政文化长廊。

      结合益阳弹词、套色剪纸、洞庭木雕、小郁竹艺、张家塞甜酒等,注入清廉因子,拍摄《非遗里的清廉》系列短视频5期,创作了益阳弹词作品《从严治党出新招》、花鼓小品《罢宴》等一批生动形象又接地气的文化作品,深受群众欢迎。

      发挥资阳区作为革命热土的优势,将革命志士治家严谨、勤廉爱党的光荣事迹收入至丰堆仑革命旧址进行展示。在资阳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开设专栏,不断丰富清廉家庭内涵。(何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