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亮剑农村集体“家底”

“村务公开正常么?项目管理规不规范、债权债务管控严不严?”5月19日,在洋湖街道蓝天村委,湖南湘江新区驻场“解剖麻雀式”专班工作组人员详细向村民了解着情况。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的家底子、钱袋子、命根子。5月10日,湖南湘江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正式成立驻场“解剖麻雀式”专班,洋湖街道蓝天村作为湖南湘江新区首个“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驻场点接受检查。专班围绕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紧盯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项目谋私、私分集体资产等问题。
“我们家里有人不能纳入拆迁安置,工作组能解决吗?”“组里分拆迁款,每个组分得不一样,我们承包地少的为啥少分很多呢?”……一条条信息从公布的电话、电子邮箱向专班组传来,从专班工作成员下组入户走访和各层次的谈话中汇集起来,与此同时,每天负责资料检查的专班同志也在积累着线索数量。
目前,专班通过查账、走访、座谈,与村支两委和村民小组长、部分党员的谈话,以及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共发现问题10余个,涉及立行立改、限时整改,部分问题需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查和核实。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是治理基层‘微腐败’问题的切入口,要奋力打造农村“三资”管理新区样板。”5月17日下午,省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督查组来洋湖街道蓝天村进行驻场“解剖麻雀式”专班工作检查。在座谈会上,省农业厅“三资”管理专家、政策与改革处二级调研员戴安华如此强调驻场“解剖麻雀式”检查对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湖南湘江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并以此次“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在湖南湘江新区范围内形成可推广和复制的典型示范,切实把农村集体“三资”管好用好,让农民手里的“红本本”变出更多“红票票”,为湖南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湘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