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点题+破题+解题”三步工作法 擦亮“三湘护农”名片

“大伯,请问各项惠农补贴政策都了解吗?您的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到位没?申报过程中是否存在工作人员吃拿卡要现象?”近日,衡阳县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走村入户,下沉到集兵镇白果村开展“三湘护农”监督检查,详细了解农户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发放情况。
今年以来,衡阳县纪委监委将“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作为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用好“点题+破题+解题”三步工作法,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让“三湘护农”名片越擦越亮。
坚持高位推动,靶向“点题”
省纪委监委发出“三湘护农”动员令后,衡阳县纪委监委迅速跟紧跟上,将该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吹响专项行动“集结号”,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第一时间开展调研,第一时间制定方案,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确保有力有序推进。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该县通过调研座谈、一线走访、风险排查等方式,抓住着力点、关键点,瞄准重心,靶向发力,制定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等群众反映强烈的4个方面19项重点内容“问题清单”,开展“三湘护农”突出问题“点题”整治。紧紧扭住“牛鼻子”,积极构建政治责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四责协同”机制;强化日常督导、统筹调度、协作配合,压紧压实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推动专项行动见行见效。
坚持上下联动,精准“破题”
该县以“开局就破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守正创新,精准施策,深化运用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坚决清除妨碍乡村振兴领域政策落实的“绊脚石”。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理念,采取“室组地”片区联动机制,由纪委副书记牵头,统筹分管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三方力量,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整体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实现“1+1+1>3”的效果。
“巡乡带村”让监督直抵“神经末梢”。近日,十三届衡阳县委第五轮巡察工作启动,组建4个巡察组,对岘山镇、界牌镇、集兵镇、大安乡、溪江乡等5个乡镇党委及所辖的90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紧盯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助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在县市区率先建立“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工作机制,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纳入政治巡察、派驻监督重点,“四项”监督联动开展、同频共振。
坚持协同促动,多维“解题”
该县将“三不腐”一体推进理念深化运用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监督全过程,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治理,推动办案、整改和治理贯通融合。
以查办案件开路,畅通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对2021年以来全县涉农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对重点问题线索进行挂牌督办,对有关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问题线索,实行“三个优先查处”。截至目前,共起底涉农领域问题线索143条,查处涉及“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案件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持续释放高压态势。
主动打好“补丁”,扎紧织密制度“笼子”。推动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出台《衡阳县村级集体资金管理办法》《衡阳县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10余个制度性文件,助力护航乡村振兴。深化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办案、整改、治理和办案、监督、警示一体贯通的制度机制 。对查处的乡村振兴领域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已印发典型案件通报5期;召开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大会,拍摄警示教育片,让刘某等4名违纪村干部现身说法,将处分决定“一张纸”变成警示教育“一堂课”,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牢扛实‘三湘护农’政治责任,紧盯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为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保驾护航。”衡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衡阳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