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一月一专题”靶向监督护航“三湘护农”

今年以来,耒阳市纪委监委创新推行“一月一专题”监督模式,通过每月明确监督工作重点、监督方式等,统筹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力量,精准开展靶向监督,全面推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选定监督主题,明方向
“这个月的主题是聚焦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开展专项监督,着力查纠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非农建设、压减粮食生产等情况。”4月初,一则工作提示发放到全市各纪检监察室、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明确当月检查重点及有关要求,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瞄准“靶心”开展靶向监督。
为推动政治监督精准高效,该市纪委监委聚焦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等方面内容,优化“三湘护农”监督清单,将监督重点细化为4类19项具体内容,并明确了监督措施、监督主体、监督对象,让“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督什么”“谁来督”“督查谁”“怎么督”清晰明了。同时,该市纪委监委还通过每月选定一个监督主题,制发《日常监督工作提示》,引导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监督主题、统一监督内容、统一监督步调,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纵横结合的政治监督“一盘棋”格局。
做实专项监督,抓落实
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片区联动监督优势,建立起“7+14+30”一体联动监督机制,由7个纪检监察室牵头,将1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30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划片组成7个片区协作区,通过对照每个月监督要点,采取走基层、入农户、下田间地头、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所属辖区的村(社区)及单位,进行“嵌入式”监督,确保做到乡村振兴资金、项目在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根本。针对专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按照“一月一清单”的标准,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并下发交办函,督促整改单位根据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制度上、整体上着眼,扎扎实实整改落实,通过整改落实解决问题、弥补漏洞、完善制度,达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的综合效果。
“我们收到市纪委监委下发3月份10个问题后,立即根据问题性质和职能职责分成三类问题清单,成立相应的三个整改小组,并由各个小组负责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现在10个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市农业农村局汇报时说道。截止目前,“一月一专题”已开展3轮专项监督,发现问题92个,整改到位55个。
深化成果运用,促提升
该市纪委监委按照“月初有计划+月中有自查+月末有总结”工作思路,建立“一月一查一通报”机制,对专项监督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移交有关职能部门,为完善制度机制提供问题导向参考,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同时,为保证监督落地见效,该市纪委监委还对监督检查“零问题”的单位、个人进行提醒约谈,督促其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该市纪委监委高擎监督执纪问责“利剑”,对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例如:该市五里牌街道梅新社区李某某在任组长期间,因伪造梅新村一事一议项目延伸工程承包协议,对违规多报销的工程款予以侵占等,从而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据统计,“一月一专题”监督检查开展以来,已查处“三湘护农”方面问题7起,党纪政务处分11人,追缴资金11.49万元。(谢玉良、刘小华)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