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以正风肃纪新成效护航乡村振兴

“380亩的早稻已育秧,7亩棉花已种下,惠农补贴也到手,我干劲十足哩!”轻风拂面,万物生长。在澧县如东镇曾家港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徐祖禄正一边忙着手上的农活一边侃侃而谈。
自“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常德市纪委监委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惠民惠农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以正风肃纪的新成效护航乡村振兴。
举一反三 一次“参观”引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问题整治
“这是新换的大门和屋顶、重新粉刷的墙面,这个水泥地坪,也是新打的!”说起自家房屋的改造,家住武陵区丹洲乡丹砂村的刘瑞祥(化名)老人十分高兴,带领常德市纪委监委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监督调查组参观了一圈后,由衷笑道:“真是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要感谢乡政府派人来统一实施危房改造,4万块钱没让我出一分哩!”
但调查组一行人看着刚刚参观检查时笔记本上记下的房屋维修成本估算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差距,却笑不出来,心头不禁浮现出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危改项目资金的疑问。
很快,刘瑞祥老人家危改房的问题线索被督办给武陵区纪委监委。经查,承包包含刘瑞祥家在内的丹洲乡37户房屋维修加固工程的老板梅某,因无法收回先期垫付的7000元资金,遂在刘瑞祥和另外一户的危改工程中虚增造价,违规套取了5600余元危改资金。
“这个案子目前已经办结,相关人员已经得到处理,并督促丹洲乡政府与住建局完善了相关制度。”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但从这个案件出发,我们认为这种问题的存在可能不是个例”。
今年3月,市纪委监委紧跟全省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部署,印发《关于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 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实施方案》,将危房改造项目资金问题整治纳入部署的五项行动之中。
针对前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虚报套取危改项目资金问题,市纪委监委坚持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整治方案,督促市县两级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当前,市住建局制定了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针对2018年以来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发放情况突出问题进行全面起底排查,共发现问题54个,目前已整改48个。桃源县督促住建部门成立14个核查组,逐村逐户对全县2020年以来的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并制定了桃源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以下看上 100个监测点全面深入掌握问题情况
“该发的补贴都发给我了,去年旱情那么严重,要不是国家惠农补贴政策,我去年种稻要硬亏几十万,今年购买种子、化肥的资金都没有着落!”
安乡县大鲸港镇同庆村的村民王刚(化名)是当地的种粮大户。去年一共种植粮食、蔬菜等2000余亩,获得各类惠农补贴包括农机具购置补贴超100万元。作为市纪委监委选定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测点之一,面对市“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的入户调研,他十分主动地将情况如实相告。
实际上,为了更加全面掌握全市各地各级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表现,市纪委监委依托农户、村干部、涉农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两代表一委员”等4类对象,在全市设立了100个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测点,并印发《2023年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测点工作方案》,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全省“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部署重点以及常德市“三湘护农”实施方案包含的十项整治重点开展问题监测、线索收集,将专项整治延伸到了乡村一线。
“每一个监测户都配发了工作证和工作手册,监测对象可以通过写信、电话、邮件等方式直接向市里反馈问题,我们也将持续实施每月一主题,一月一调研,深入监测点了解情况、解剖问题,并将问题线索对应到惠农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具体部门、环节和人员,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整治,切实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再监督作用,确保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截至当前,市纪委监委已深入安乡、鼎城、桃源等县市区开展了3轮入户调研,并结合掌握的情况设计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电话调查问卷,近期将对100个监测点全面展开电话调查。
以案开路 全面清查问责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这里原先是个甲鱼塘,现在正在依法拆除填平,恢复成耕地!”近日,在鼎城区十美堂镇荷包湖村,数台挖掘机热火朝天填塘作业的场景引人注意。
原来,在接到十美堂镇多处违法占用耕地挖塘养鱼的问题线索后,鼎城区纪委监委严查快办,对该镇镇村两级相关人员不同程度地给予谈话提醒、组织处理、立案审查处置,违规修建的鱼塘悉数整改,农田重新修整复绿,周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自“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常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查办案件开路,以严肃问责压实主体责任,督促联合各相关责任部门对涉农领域问题线索进行了全面起底清查。市财政局深入开展惠农补贴“五清五查”,督促县市区对4大类15小类问题即查即改,整改率达93.7%。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新增耕地“春苗”行动,强力推进卫片执法,率先在全省实行“图斑内业全审核,重点问题全核查”,共交办了70个违法用地问题。澧县纪委监委出台《澧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责任追究规定》,石门县纪委监委成立5个问责专班,对“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涉及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进行审核、处置。
为了加强工作调度,切实推动护农工作在各领域落地见效,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了“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小组,由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及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任成员,从财政、审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抽调专业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扎实开展各项监督整治。
“梳理线索62条,处理处分15人”“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6个,立案审查13人”“约谈5个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立案3人,诫勉4人,谈话提醒4人,责令党组织书面检查1份,下发监察建议书两份”……这一串串数字正是来源于全市各地近期查办的涉农问题线索,更彰显着常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护航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我们今年预计要集中挂牌交办100件涉农领域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第1批共11条问题线索均已基本完成,核查第2批问题线索将于近期交办。
“要聚焦关键环节,全方位开展监督,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确保‘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切实做到让党和人民满意。”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何艺辉强调。(通讯员 曾诗芸 刘盾)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