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嘉禾县:监督护农解民忧 筑牢乡村振兴底线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06-08 17:08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为进一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取得成效,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来,嘉禾县纪委监委持续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力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通过一线监督护农,帮助群众解决了许多烦忧之事。

    “多亏了县纪委监委、镇里的工作人员,在多方协调努力下,终于帮我们村8位村民的公益性岗位工资全额发放到位,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日前,当嘉禾县纪委监委督查人员再次到行廊镇行市村了解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情况时,村卫健专干胡桃芳如释重负地说道。

    去年6月,当督查人员来到行廊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督查时,镇社保站工作人员满面愁容地向督查组反映,半年已过,该镇9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的2021年工资仅发放了一半。

    从事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资金发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督查人员迅速与县就业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对方却告知行廊镇4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的2021年工资已一次性拨付到位。

    “到底是91人还是43人?”督查组立即组织双方沟通,核对名单,才知2021年11月行廊镇社保站工作人员按县就业服务中心要求,仓促上报了一份43人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名单,第二年元月又将新增的48人名单进行了上报。然而,2021年底,县就业服务中心已按43人名单进行了工资拨付。由于公益性岗位工资为定额发放,而行廊镇上报两次人员名单数又恰巧约成倍数关系,导致镇社保站工作人员一直以为只拨付了一半工资。

    一方以为工资已全部发放到位,一方以为剩下的工资还在跑报批流程,由于双方理解存在误区,沟通不畅,阴差阳错间导致这笔公益性岗位资金差点被遗漏。作为开展此次督查的牵头部门嘉禾县纪委监委再行安排部署,要求分赴各乡镇的4个督查组集中关注这一问题,从汇总上报的情况发现其他一些乡镇也存在这种现象,共涉及上百人员。县纪委迅速与县人社局对接,将问题进行交办,督促他们围绕存在问题,研究具体解决方案。由于公益性岗位工资是按年度报批,事关财政资金拨付,涉及环节和程序较多,县纪委主动跟县委主要领导沟通汇报,取得支持。在县纪委的持续监督推动下,10个乡镇重新核实情况,县人社局、县就业服务中心按流程报批,县财政及时落实资金,终于在近日将涉及3个乡镇101人的公益性岗位资金54.7万元全部划拨至相关乡镇,及时发放到个人手中。

    在这次督查中,另一组督查人员则了解到塘村镇清水村水管管道年久失修,到处滴漏跑冒,用水量常常供应不上,遇上大雨天,水质泛黄,清水不“清”,根本无法饮用。到了干旱的季节,甚至出现水荒现象,2700余村民苦不堪言。

    “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急需实施水源保护、管网改造等工程。然而,我们村一没产业,二没集体资金,再因近些年村内新建文化大楼、水泥硬化路等,所以不好再向村民们筹钱。”塘村镇清水村支部书记黄静云向督查人员吐着苦水。

    安全饮水无保障,群众生活受影响。督查人员了解到这一问题后,责无旁贷将该事记在了心上。“乡村振兴,就是要把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困难一个一个解决好。”如何让清水村民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在了解到问题的“瓶颈”所在后,督查人员迅速与县水利部门、乡村振兴局取得联系,详细咨询相关扶持政策,并指导村支两委做好相应立项准备。

    县纪委监委主动协调县自来水公司,派出技术人员现场勘察给予技术指导,综合村民意见,正式启动实施水源保护、过滤净化及水库引水工程和自来水管网改造维修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县纪委监委及时跟进,全程监督质量和进度,县水利局会同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管服务中心、镇财政所,根据县级财政衔接专项资金计划对项目保质保量组织实施,两项工程终于去年10月和今年年初完工,有效解决该村12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清水村民终于喝上了清澈透亮的自来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嘉禾县纪委监委坚持将监督重心下沉、工作力量前移,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扫清群众发展障碍,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共收集群众问题和诉求44条,督促部门解决问题31个。“今年,我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项目审批分配、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等方面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大环节的监督检查,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嘉禾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道。(李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