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重修水渠 村民心安

“灌溉水渠通水了,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近日,永州蓝山县毛俊镇杨家洞刘家寨60岁村民唐金成望着拆除重修后的农田灌溉水渠哗啦啦的水流进农田,露出满意的笑容。
“蓝山县毛俊镇杨家洞村刘家寨发现‘豆腐渣’工程,该工程完工才四五个月,上面的水泥块就用手指都捏得掉。”今年年初,一名群众向该县纪委监委反映情况。
蓝山县纪委监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展开核查。了解到,2022年上半年,杨家洞村委会为了建设高标准农田,向县乡村振兴局申报了2022年度第二批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通过后,杨家洞村委会对刘家寨水沟修建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公示,10天公示期结束后,仍无一人报名,杨家洞村支书不愿意大好的项目就这样“黄”了,最终找到无建筑资质的邓某来承包此项工程,邓某为了节约成本,直接从村里挖含沙量高的泥砂代替河砂用于制作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导致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构建达不到水利工程混凝土强度最低强度等级。水沟完工后,参与验收的人员在现场查看了水渠修建尺寸符合实施方案的数字后,就匆匆在验收单上签字同意。
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该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联合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切实承担监督职责,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针对发现的问题,监督检查组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在安排部署农田水利灌溉项目等方面的不足和短板进行分析汇总,建立《问题整改情况明细表》,责成县乡村振兴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2022年有效衔接资金实施项目开展“回头看”行动,实时督促整改单位进行及时整改。最终,11名党员干部也因履职不到位,监管失职失察,受到县纪委监委相应的责任追究。
今年以来,蓝山县纪委监委以“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为抓手,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坚决纠治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优化片区协作机制,将日常监督、巡察整改监督、信访举报等全部“打包入片”,统筹监督力量,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线索73条,查处涉及“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案件30件,推动整改问题66个。
“我们将坚决以问题为导向、整改为牵引、落实为根本,对“三湘护农”工作履职不到位、落实不力等失责失职问题进行追责问责,坚决纠正整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黄亚芝 张娟)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