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衡南县:干部下沉 靶向整治 以精准监督推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06-25 18:16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三湘护农”行动启动以来,衡南县纪委监委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力推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一、担起担子,把责任压实。一是高站位部署。县委、县政府坚决扛牢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专题工作调度会、田长会议,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把“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推进、同步考核问责。二是高标准开展。县纪委监委制定《衡南县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若干措施责任分工方案》,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推动形成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党委政府共同抓、各有关部门协力抓的工作格局。三是高效率推进。紧盯专项行动工作重点难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次业务集中培训,一次政策纪法集中宣传活动,一次底数和问题大摸排,出台一批整改措施,惩处一批违纪违法行为等“五个一”行动。目前各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已组织开展业务集中培训29次,政策纪法集中宣传活动35次。推进“三湘护农”与清廉建设融合共进,用好“屋场恳谈会+监督”“三十三条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二、沉下身子,把问题找实。一是全面学习,增强工作系统性。通过纪委常委会、片区例会、室组例会,集中学习中央、省、市乡村振兴文件以及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举办“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培训班,深入剖析乡村振兴领域典型案例,分析突出问题和表现形式,让纪检干部在学思践悟中丰富思路举措,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二是点题调研,提高工作科学性。建立“三湘护农”廉情观察机制,县纪委监委每名班子成员组织一套专班,联系一个重点乡镇(街道),蹲守一个村(社区),联系一名种粮大户,调研一个“三湘护农”监督课题,打造一批监督样板。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围绕11个调研子课题,深入全县110余个村,实地开展核查并走访群众1300余人次。对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等调研成果,形成《廉情摘报》5期并报告县委县政府,推动出台了《衡南县严格耕地保护的若干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实施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三是创新落实,确保工作针对性。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机制,在工作重点方面,增加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专项整治内容。出台《衡南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问题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组建5个专项督查组,共发现问题42个,督促整改37个,交办问题线索2件。相关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推介。在工作环节方面,增加专项巡察内容,由各片区联合检查组提交一个问题突出乡镇(街道),由县委巡察机构适时开展专项巡察。

        三、严查案子,把成效夯实。一是督促未查先改。组织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面摸排,梳理形成3大类19小类“未查先改”问题清单,交由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未查先改”。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142个,已督促整改到位109个,查处11人,立案4人,追缴资金7.1万元。二是抓实案件查办。突出线索处置,对乡村振兴领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回头看”,对在落实整改过程中推诿扯皮、推进缓慢、工作敷衍的严肃查处。今年以来,我县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3个,党纪政务处分26人,追缴资金65.41万元。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功能,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三湘护农”行动部署以来,该县已通报2期、6起典型案例,向职能部门下发监察建议书3份,持续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