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推动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整治自查自纠走深走实

为推动“三湘护农”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整治自查自纠朝深处走,往实里落,根据省“三湘护农”工作专班要求,4月底以来,省财政厅组织全省122个县市区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持续推进各类突出问题有效查纠整改。
一是坚持高位部署推动,确保组织领导到位。省财政厅党组高度重视“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4月25日,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省纪委监委“三湘护农”工作推进会精神,专题研究部署驻场式检查工作,就“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提出明确要求。4月26日,组织全省123个县市区按照要求选择上报驻点检查村。5月10日、19日,先后2次对全省驻场式检查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确保有序展开、全面完成。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及时制定详细工作方案,会同农业农村、住建、民政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组,按时间节点进驻驻点村开展检查。如岳塘区采取提级巡察方式,由区纪委监委专班负责人带队,先后6次深入一线进行督导,及时调度检查进展情况,有力确保了工作进度和成效。6月9日,省财政厅组织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召开阶段工作调度会,全面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聚焦重点抽查与驻场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要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深化同题共答、贯通协调;坚持边查边改,强化整改督促;充分用好成果,推进标本兼治;加强经验总结,及时宣传上报。
二是坚持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驻场式检查期间,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深入长沙市、常德市部分县市区进行督导调研,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方式方法、初步成效等一手情况。各县市区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参照巡视(巡察)报告格式,及时形成检查报告。驻场式检查结束后,省财政厅立即部署各市州成立联合督导组,要求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和实地督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少于1/2的所辖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对标准不严质量不高的及时督促“回炉”“返场”,进一步拧紧责任链条,确保达到预期目的。如长沙市财政局组成4个督查组,要求传达、行动、落实“三个到位”,对所辖9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市级督查;郴州市财政局党组研究制定“回头看”工作方案,11名局领导先后带队,对所辖各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
三是坚持严格标准要求,确保检查全面深入。各县市区检查组按照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标准要求,深入驻点村,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历史资料、比对分析数据、入户走访询问等方式,对2015-2022年有关惠农补贴项目发放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剖析检查。为确保检查效果,湘江新区、浏阳市等区县及时组织业务培训,安排各领域业务骨干讲解补贴资金的政策、范围、标准及检查的重点,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桑植县在村务公开栏、人群聚集处公示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度。各县市区通过驻场式检查,深入查找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基础数据采集及确认不精准、挤占挪用、虚报套取、卡折管理不规范及公开公示不到位等其他方面6个大类问题。
四是坚持问题立查立改,确保整改及时高效。驻场式检查期间,各县市区严格对照中央、省相关政策规定,对各驻点村惠农补贴资金相关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各县市区主动作为,边查边改、立整立改,能迅速整改的立即整改到位,短期难以整改的,及时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标准及责任人,确保工作形成闭环。如君山区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对照省级驻场式检查发现的问题,在全区其他各乡镇选取典型村(社区),按照时间、机制、内容、标准“四个不变”的要求,部署开展一镇一村跟踪排查,强化整改落实。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