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护航乡村振兴

2023年以来,双峰县纪检监察系统着力“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全面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治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如下。
一、协助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深化“抓系统、系统抓”,紧盯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紧盯政策落实、资金运转、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2023年5月9日,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彭石清同志与16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监督谈话,特别强调要将基层治理、干部作风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层“微腐败”预防等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逐级压实责任,主动担当作为。
二、切实履行监督主责,助力基层减负增效。精心制订和实施年度监督清单,对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等情况及时跟进监督,以铁一般的纪律约束,推动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压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治责任,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带头为基层减负,尽量减少纪委牵头的专项督查频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督查核查融合进行,更好地履行“对监督再监督”职责。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职能部门加重基层负担问题3个、基层群众反映办事不便问题2个,均及时予以处置。今年以来查处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起,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人、政务警告处分1人,诫勉处理2人,责令检查1人,批评教育3人。
三、扎实推进“两非”整治,牢守耕地保护红线。由于部分责任单位耕地保护意识不强,责任未上肩,村国土协管员、乡镇宅基地管理办公室、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自然资源所工作配合不紧密,平时“四到场”监管不到位,导致近年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时有发生。5月初,成立了双峰县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治工作专班,召开了全县“两非”整治工作调度会。上半年,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政府督查室、县经管中心等单位开展了两轮专项督查,发出通报2期。6月份督查发现县自然资源局日常检查、巡查机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经县专治办督办后,县自然资源局建立了信访举报台账,购买了智慧执法软件,实现执法检查信息化管理,各自然资源所严格落实巡查制度,建立了动态巡查台账。2020年7月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以来,县纪委监委对39起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进行追责问责,共处理处分干部71人,其中今年以来查处对乱占耕地监管不力问题4起,处理处分9人。
四、摸清集体三资“家底子”,守好惠农资金“钱袋子”。在今年“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中,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自查自纠和集中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了全县“三资”台账,截至目前,全县共计排查各类问题4680条,已整改到位4528条,整改率96.75%,问责12人。5月份县级联合检查组对16个乡镇(街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了现场检查,抽查了10%的村(社区),共发现并交办问题177个,移送了一批重点问题线索,目前正在调查处理。《湖南农业农村工作》2023年第16期专题推介了双峰县“三三”措施盘活集体“三资”的典型做法。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查处“三资”管理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3起,处理处分4人,通报典型案例1起。4月份,县委、县政府派出6个工作组,在全县启动了惠农资金核查整改工作,县纪委监委牵头成立督查问责组,同步跟进监督,督促整改问题54个,处置相关问题线索12件,清退收缴违规补贴资金653.9万元。今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惠农资金方面违纪问题3起,处理处分8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通报典型案例3起。
五、加强全链条监督,筑牢村级工程“防腐墙”。从全链条规范、全过程公开、全方位监督三方面下功夫,全力筑牢村级工程“防腐墙”,助力乡村振兴。通过规范决策程序、规范招标管理、规范建设管理,最大限度减少腐败和作风问题滋生的空间。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线上线下,全透明公开,明确全年计划实施项目必须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开,招标公告、中标结果必须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招标公告公示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中标公示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项目预算、决策、招标、实施、决算、结算等信息按项目实施进度在“互联网+监督”平台即时公开。县纪委和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按季度通报情况。纪检监察机关、主管部门与镇、村协同联动,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今年以来发出监察建议书1份,交办函13份,督促以点带面整改问题52个。
六、坚决防止变形走样,切实提升帮扶成效。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强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全面落实帮扶政策,巩固提升“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发放申报政策“明白纸”217372份、帮扶政策“明白纸”4776份,切实提高群众对政策知晓率。常态化开展监测对象动态调整,严格识别和风险消除标准和程序,今年新增监测对象166户488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553户1594人。安排6746名结对帮扶(联系)人开展针对性帮扶。突出就业,全力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至6月底,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总人数34788人,其中脱贫人口务工3385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6%。
七、有效推进移风易俗,创建清廉文明乡村。相继出台了《2023年双峰县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实施方案》、《红白理事会章程范本》、《关于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通知》、《双峰县殡葬管理问责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蔚然成风。全县523个村(社区)均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在红白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中对于红白喜事礼金数额、宴席规模、宴请范围和办事期限提出了倡导性的意见,明确了操办上限。3月份在锁石镇承办了娄底市首届公益集体婚礼并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全县共创建文明村镇345个,创建清廉乡村(社区)样本点24个。
八、多措并举强化教育管理,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县纪委监委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县驻村办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压实乡镇(街道)和后盾单位管理责任,加强对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让广大驻村干部安下心、沉下去、干起来、见成效。一是完善工作队员驻村签到考勤制度、请假值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强化对工作队员的管理,要求工作任务在村、考勤签到在村、日志记录在村;二是建立“四个一”机制,即“一月一提示、一月一交流点评、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小结”;三是强化政策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工作队员集中学习、分乡镇学习、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驻村干部能力水平。8月14日,双峰县举办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业务培训班,省市县三级驻村工作队员、县直帮扶单位分管领导、乡镇(街道)分管驻村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负责人等共600余人参加集中培训,培训班上,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强调工作要求,县纪委有关负责人就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进行授课。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