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 223名村纪检员助力“三湘护农”

“老盘,惠农补贴资金都领到了吗?”“村里将我的信息核实更新后,补贴的钱马上就发下来了,感谢纪委的监督。”近日,蓝山县所城镇舜河村纪检员彭程勇到村民家中走访,挨家挨户了解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这是全县223名村级纪检员深入群众投身三湘护农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三湘护农行动走深走实,蓝山县纪委监委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惠民惠农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以正风肃纪的新成效护航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打造基层监督“岗哨”,配齐配强223名村纪检员,以身边人监督身边事。各村纪检员聚焦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四个领域重点内容开展专项监督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各村纪检员共收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问题300余条,现场解答130余条,帮助解决群众诉求100余件。
配齐配强村纪检员,推动村“纪检员”规范履职,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的有力抓手。该县纪委监委依托各乡镇纪委按照“乡镇、片区、村”三级划分网格,实行“网格式”管理,由乡镇纪委书记抓总、纪委委员包片,本村“纪检员”负责村里纪检事务,主动围绕基层权力运用关键环节,紧盯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风建设等廉政风险点,三级联动,协同作战,打通基层治理监督“最后一公里”,靶向纠治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较为突出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实行“双向清单式”管理,任务清单由下而上的“报送”和自上而下的“分派”,建立互立互助协同工作机制。村“纪检员”除日常工作外,结合村内实际情况,围绕村级事务决策、村级财产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监督推进,向乡镇纪委主动上报“问题清单”。乡镇纪委根据工作需求随时给村“纪检员”发出“三资”管理“任务清单”,限期完成,要求按时上报整改结果,做实任务清单销号管理。
“223名村‘纪检员’是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前哨站,有力推动了在民生项目上监督到点、财务收支上监督到账、干部作风上监督到人,让上级纪检监察组织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坐上了‘快车道’。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村‘纪检员’监督体系建设,优选‘廉情监督员’,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护航乡村振兴,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黄亚芝)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