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县:突出基层治理 多方协同发力共护农

“现在,县里出台了规范化工作指导意见,内容简单、易懂,实用性很强,村委会拿着这本‘秘籍’,处理‘三资’问题时有对照,有方法,再也不用瞻前顾后怕出错了。”清泉镇大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兴旺说道。 日前,在桂东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县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规范化工作指导意见》,着眼基层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切实破解村级因“不懂”“不会”而违纪的问题。
自“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桂东县纪委监委紧盯四个方面整治重点,会同县巡察、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乡村振兴等部门,纵横发力,多措并举,通过开展警示教育、专项监督、提级巡察、查办案件等方式,贯通协同,源头治理,有效杜绝基层“微腐败”问题,共同守护群众利益。
强化工作落实,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出实招。“大爷,你家里所有权证上登记的是4.2亩耕地,每年实际发放的补贴是多少?”这是县农业农村局正在开展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数据抽查复核工作,复核人员深入村组一线,查补贴发放情况、实际耕种情况,全面核准数据。此前,县纪委监委、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针对惠民惠农领域和耕地“非农化”、土地“非粮化”工作,已开展了一轮全覆盖的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36个,整改问题36个,追究9名相关责任人责任。各部门主动发力,在群众反映强烈、信访问题突出的几个村(社区)集中开展驻场式监督,直面问题,解剖麻雀,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严明纪律规矩,紧盯制度执行不放松。无规矩,不成方圆。桂东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基层监督新路径,针对基层微腐败问题,规范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对村(社区)权力清单进行全面梳理公示,同时,结合乡镇纪检干部包片包村制度,充分发挥包村纪检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纪检员“三员”一线监督作用,做实作风常态化监督、重要会议到场监督,工程项目实地监督。通过推广“三湘e监督”“小微权力一点通”监督小程序,引导群众参与“指间监督”,有力有效织密、扎紧制度笼子,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做实警示教育,写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近年来,桂东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深化以案促改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在统筹拓展延伸上下功夫,一方面坚持办案引领,通过案件查办释放“一严到底”的震慑信号,今年以来,共查办24件三湘护农方面线索,处理5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双发力,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利用“清风桂东”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以视频、漫画等新媒体形式对典型案例进行生动讲解。线下,乡镇纪委及时将典型案例通报到各村(社区),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用身边的反面教材给身边人敲响警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纪律意识。(罗海平)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