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让“沉睡”资产再“生金”

“现在鱼池由村委集中管理,合同和村里签订,租金给村委会,我们很放心。”日前,南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和三仙湖镇纪检干部来到中奇岭村,对村集体资产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进行回访,该村村民由衷地说道。
2022年8月,三仙湖镇纪委对中奇岭村进行日常监督时,有村民向镇纪检干部反映该村存在村集体资产闲置的问题。镇纪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该村因“三资”管理家底不清,债权债务不明,合同签订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村集体鱼池水面发包受阻,长期闲置。镇纪委随即向村支“两委”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推动该村成立村民主理财小组,邀请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对集体“三资”进行逐笔逐项清理与核实,并就集体鱼池水面发包租金价格、发包期限、管理责任、合同签订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界定。至今年5月,该村493.6亩集体鱼池均按150元/亩的价格顺利发包,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增收7.4万余元,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整改初见成效,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肯定。这是南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监督的一个生动实践。
为提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近年来,南县纪委监委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中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人、权、事、物”,通过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专项举报信箱和电话,并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村级纪检监督员专门负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信访举报,鼓励群众积极提供问题线索,共同参与到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工作中来。
同时,在督促各村村民委员会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布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充分保障群众管理监督村级事务的基础上,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对“互联网+监督”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推广,让群众动动手指就能知道村里的大小事务,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了,群众心里亮堂了,干部群众矛盾自然减少了。
今年以来,南县纪委监委对破坏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问题严查快办,已累计查办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40件。
“我们将持续聚焦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添动力、增活力。”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龙音瑛 李娟)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