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深化“三湘护农” 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的补偿款到位了。”近日,面对湘潭县纪委回访同志,村民唐某激动地说道。今年5月,湘潭县纪委监委收到关于反映射埠镇某村干部涉嫌挪用村民款项的问题线索后,便迅速启动调查。经查,该笔款项已拨付到村账,但该村由于经济运转方面的原因,未及时拨付到农户,暂未发现村干部挪用问题。随后,县纪委监委要求射埠镇督促该村予以整改。当月底,2万余元款项全部发放到位。
自省、市发出“三湘护农”动员令以来,湘潭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即动、迅速响应。县纪委监委协调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聚焦农村集体“三资”、惠农补贴资金、涉农项目审批分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重点内容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推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持续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护好“命根子”,做活做强土地文章
“今年我村在入社农户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双季稻面积增加到2600亩,农户种植双季稻每亩增收670元左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30万元。”分水乡派驻分水村纪检员谭某介绍。
为推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和粮农收入增收,从2021年开始,分水村创新推行“三统一分”(统一农机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秸秆回收利用,分别由农户承包经营管理受益)粮食生产模式,以此破解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谁来种田”“怎样种田才有效益”等一系列难题。
分水乡纪委和派驻分水村纪检员对“三统一分”工作进行全程督导、精准监督,发现偏差、寻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偏,确保实践出可推广复制的经验成效。在示范引领下,今年分水乡其他14个村正因地制宜试行“三统一分”模式,其中晓冲村光此一项可为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
守好“钱袋子”,查清惠民资金流向
“系统报警显示这笔耕地地力补贴发放给了村干部,姓名和台账上的补贴对象不符,需要进一步核查。”中路铺镇纪委通过惠民惠农补贴预警系统对惠农补贴发放有关情况进行核查。
为查明真相,镇纪委迅速入户与补贴对象谢某及其家人交流,通过询问得知,谢某因银行账户问题补贴发放失败,于是上报请村干部为其代领。6月14日,在村主任的见证下谢某以现金形式领取了该笔补贴。
今年以来,湘潭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统筹监督力量,联合财政、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进行大清查,重点检查在政策落实、信息采集、资金发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统一台账,逐一对账销号。此外,县纪委督促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建3个驻村蹲点调研检查小组,对3个村开展驻场检查,走访群众511户,检查项目273个,涉及资金2400余万元,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0余个。
管好“印把子”,精准纠治“小微腐败”
“经查,李某某作为县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与物资保障股股长,在审核自然灾害补助对象过程中不认真不细致、审核把关不严,在唐某某等三人申报资料明显不符合救助条件下,予以审核通过,对违规向三人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负直接责任……”日前,县纪委监委开展涉农重点问题线索直查快办、提级办理。在这起案件中,李某某受到政务记过处分,其他相关人员分别受到相应处理。违规资金予以清退追缴。
湘潭县纪委监委坚持以案件查办开路,对近年来所有涉农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深化运用“四个一批”,即直查直办一批、挂牌督办一批、约谈问责一批、通报曝光一批,推动严查严处、快查快处。今年以来,共查办涉农问题73起,处理处分44人,清退追缴资金98万余元。持续向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坚决纠治民生领域啃食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问题。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