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吉首市:织牢监督网,护航乡村振兴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0-19 13:22 来源:红网

        长期以来,吉首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压实责任、聚焦关键、用好抓手,夯实振兴基础、激活振兴引擎、涵养振兴源泉,做实基层监督,为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共发现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123条,办结71条,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0人次,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5人次,追缴资金520.67万元,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函51份,通报曝光3期15人次。

        压实“两个责任”,夯实振兴基础

        同题共答,压实主体责任,成立市委领导小组,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高频研究调度乡村振兴工作,30余个成员单位对照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组建精锐力量专抓。

        上下联动,压实监督责任,相继出台纪检监察部门与职能监督部门联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纪检监察系统室组地联动等机制文件,严格准入与管理,在全市146个村(社区)选优配强60名村级纪检监督员,构建“市级领衔、派驻牵头、乡镇配合、村级补缺”一体化工作格局。

        聚焦“四个紧盯”,激活振兴引擎

        紧盯农民“钱袋子”,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比对功能,核实疑似违规发放惠农惠民补贴问题线索17576条,查实88条;督促收集汇总惠农政策54条,到村入户发放申报、帮扶政策“明白纸”49000余份,确保惠农政策精准到户到人。

        紧盯耕地“命根子”,督促对省下发的40宗516.553亩图斑进行逐一核实,跟进问题分类处置;全面摸排全市11个乡镇(街道)违规占用耕地建别墅、民宿、农家乐、“大棚房”等问题,共发现5条问题线索。

        紧盯项目“印把子”,做实“全链条”监督,督促严把涉农项目资金入库、实施、公开关,共排查近两年衔接资金项目1373个、涉农项目审批分配资金2.26亿元。紧盯三资“家底子”。以点带面推开“驻场解剖麻雀式”行动模式,进一步摸清农村“三资”底数,一批应报未报、应收未收、应付未付、合同纠纷、项目超期未报账等问题得到核实清理。

        用好“三大抓手”,涵养振兴源泉

        坚持党建引领,全市117个村(农村社区)深化开展“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工作,“一村一策”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积极打造乡贤调解会、议事会、理事会、积分奖励兑换“三会一奖”治理模式,全面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

        突出宣传教育,制作文明乡风文化墙3000余平方米,打造村级廉情监督工作站,聘请清廉监督员,举办院坝会、“一起赶场话清廉”主题宣讲等活动300余场,制作村规民约218块,讲好廉洁故事,传承廉洁家风,廉洁文化教育深入人心。

        注重制度约束,逐村梳理廉政风险点,建好村(社区)干部廉政档案;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三务”公开、“三资”管理、村权监督月例会等工作制度;“一站式”矛调中心推进诉源治理,打造“1+3+N”“清廉大厅”,通过常态化“纠四风”明察暗访,着力纠治“中梗阻”“弹簧门”等作风问题。(胡家亮 曾艳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