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搭乘“三湘护农”东风 提升“巩固成果”质量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事关脱贫地区经济发展,事关脱贫农户收入增长,株洲市搭乘“三湘护农”东风出实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解剖麻雀 精准制定方案
在株洲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株洲市乡村振兴局、市财政局对资金量较大的茶陵县火田镇、攸县黄丰桥镇2020年以来的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检查,共涉及43个行政村、58个项目、资金2033.14万元。
通过解剖麻雀,掌握有效衔接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风险点和漏洞,株洲市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关于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方案》,把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帮扶不及时不到位、资产管护不力;违规使用资金;项目联农带农落实不到位作为工作重点,把农村户厕、产业帮扶、堆“盆景”作为排查重点;把责任落实到县市区和项目主管单位,有效提升排查了有效衔接项目管理、资金使用问题的针对性。
聚焦重点 全面排查问题
聚焦农村改厕。农村改厕历经10年,责任部门多达4个,株洲市从6月份开始,用两个月的时间对2013年以来的所有财政资金补贴的23.68万个农村户厕采取村自查、县交叉查、市抽查的办法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各类问题2.64万个。
聚焦产业帮扶。株洲市从7月份开始,用两个月的时间对2014年以来的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共发现产业失败、分红不到位、未续签合同、利益联结不到位等问题37个。
聚焦盲目造“盆景”。株洲市采取查项目计划、查重点对象、查重点项目、看工程实际“三查一看”的方式,排查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年度项目库和年度计划安排、市派工作队所驻村、“幸福屋场”项目3220个,共发现问题11个。
多措并举 狠抓问题整改
竞赛比武激发整改干劲。株洲市从8月份开始,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展问题厕所整改“大比武”,通过比方案比出工作智慧、比质量比出技能水平、比管护比出长效运维,看效果提升整改成效。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整改大比武,有效激发各级干部群众的干劲,全市2.64万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督查考核压实整改责任。为防止虚假整改,株洲市结合季度有效衔接工作考核,把问题整改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督查考核,对整改敷衍了事、搞数字整改等行为予以通报批评、考核扣分、约谈提醒。督查考核,进一步压实了问题整改责任。
多措并举提升整改实效。对向有效衔接项目资金伸手的腐败问题,向株洲市委巡查办提交问题线索;对应该并且有能力向脱贫户分红却拒不履行帮扶协议的企业向法院提起诉讼;对“门、墙、亭、廊、栏”造景待建项目予以制止。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整改实效。
创新机制 堵住风险漏洞
为堵住有效衔接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风险点和漏洞,株洲市将2023年定为“项目管理提质年”,下发《关于加强有效衔接资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创新试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资金“两报告一报备”制度。
各县市区必须在每年11月底前将下一年度巩固脱贫成果项目库和年度项目计划向市报告,并及时报告调整情况;各县市区在收到中央提前批次衔接资金60天内,收到其他批次中央、省、市衔接资金30天内,将资金拟安排项目计划以正式文件向市乡村振兴局报备。试行“两报告一报备”制度,有3个县市区涉及中央资金用于产业占比低于60%、经营性产业项目未明确联农带农机制、资金用于“堆盆景”项目、“负面清单”项目等12个项目,被反馈调整,有效堵住风险漏洞。
(谭帅 晏嘉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