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三严”并举促“三清” 守好农村集体“家底子”

自全省部署“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以来,君山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强化“三严”举措,瞄准“三清”目标,深入推进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做细做深做实“三资”盘点清查工作,有力守好农村集体“家底子”。截至目前,清理账外资产资源740处。其中,清查农业经营田面积8572亩,挽回集体经济损失350多万元。
严密组织,压实“清”的责任。一是区委主导。区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并研究部署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区纪委监委组织召开全区深化专项整治和监督工作部署会,印发《君山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细化明确“三资”盘点清查工作要求,压紧压实主管责任、属地责任、监督责任。二是部门主管。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行业主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协调小组,由区农经站牵头组织自查自纠工作,组成工作专班跟进督促与指导。三是镇村主抓。各镇(街道)成立清查工作小队,邀请各村有威望的“五老”参与摸底和协调,以户籍人口数据簿、登记在册田土面积簿“两簿”为依据,通过地毯式排查、数据比对等方式,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进行逐项摸底、全面清查,清理账外资产资源740处。尤其在清查经营田底子中,我们紧扣“重复享受土地、公职人员享受土地、未纳入村管理的组级土地”三项重点,通过宣讲政策、上户劝导、张榜公示、签订承诺书等措施,柳林洲街道率先清查出2787亩,目前,全区清查经营田面积8572亩,清查工作正在扫尾阶段,预计清查结束后,全区新增经营田面积可达1万余亩,挽回集体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严格监督,强化“清”的举措。一是统筹监督力量。持续发挥纪委监委监督的引导推动功能,整合行业部门职能监督、镇(街道)纪(工)委交叉监督、巡察监督合力,由区农经站牵头,深入农村一线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各镇(街道)纪(工)委每月开展交叉监督检查,启动了对2个镇、6个村(社区)的“三湘护农”专项巡察,全面盘底全区镇、村两级“三资”管理情况。二是完善监督机制。坚持“一周一报告”“一旬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年底一考核”,将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纳入全区作风建设年考核,并将排名情况与年底绩效奖金挂钩,形成“列清单、常督查、交问题、严追责、促整改”的监督闭环,以严格监督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共开展监督检查5轮次,督促整改问题23个,发布典型案例通报3期。三是创新监督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同步打造10个村(社区)廉情观测点,聘用26名有责任心、有威望、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企业家等担任廉情观察员,出台《君山区廉情观察员工作职责》,细化职责清单,对“三资”盘底清查实行“贴身式”“嵌入式”监督,确保盘查清底公开、透明、公平。
严防反弹,巩固“清”的成果。一是堵塞制度漏洞。督促职能部门深化问题整改,建立健全机制。针对清查盘底暴露出的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对全区75个村(社区)“三资”登记、承包合同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分类完善工作台账。探索完善《君山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君山区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机制,持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权力规范化运行。二是织密监管网络。出台《君山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清单》《君山区“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镇(街道)场纪(工)委监督清单》《君山区“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村级纪检委员监督清单》,以“三清单”为抓手,明确监督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各级各部门对照清单开展靶向监督,实现“三资”监督全覆盖无盲区。三是强化执纪问责。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畅通线索移送机制,职能部门移送“三资”有关线索10条。区纪委监委每周召开常委会对“三湘护农”有关案件进行专题调度,对相关人员失职失责、玩忽职守、甚至监守自盗的问题线索露头就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查快办,并深挖彻查背后的“责、风、腐”问题,形成有效震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区纪委监委处理处置线索5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诫勉谈话4人,批评教育40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追缴资金近100万元。(黄鹏 唐勋)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