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坚持“三措并举” 助推“三湘护农”深入开展

2023年3月以来,益阳市纪委监委按照省纪委监委“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坚持“三措并举”,助推“三湘护农”专项监督深入开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问题线索322件,其中已办结155件,立案72件,留置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2人,组织处理181人,移送司法4人。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稿件81篇,对23批次65件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开展各类警示教育82次。
一、坚持全面体检,不断拓展问题线索来源。一是通过巡察发现线索。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巡察范围,通过巡园带村、直巡、巡乡带村等方式,对7个县市区47个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为期2个月的提级巡察,共发现相关问题287个,移交问题线索13件。目前,七届市委第五轮巡察正在对赫山区、资阳区、沅江市、南县等4个乡镇5个村(社区)“三湘护农”专项工作落实等情况开展巡察。二是通过督查收集线索。市县两级纪委监委专班以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为重点,多次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和职能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57件。如通过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入村亲农”调研督导等方式,经梳理研判后转为问题线索31件。三是督促部门移送线索。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推动主管部门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督促职能部门及时移送问题线索157件。如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惠农补贴资金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17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次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市农业农村局,对自然资源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和新增耕地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线索8件。
二、坚持精准高效,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一是以督办交办推动案件查办。加强对3件省委巡视移交信访件、7件省挂牌督办问题线索的办理。在每半月上报一次办理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跟踪调度,及时掌握案件办理情况。截至10月,7件省级督办问题线索中,6件已办结,立案2人,党纪政务处分2人,组织处理8人。3件巡视交办问题线索,2件已办结,给予党纪处分2人。加强对23件市级督办问题线索的调度督导,已办结12件,立案9人,组织处理35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二是以调研督导推动案件查办。通过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和工作台账,选取案件涉及面广、社会影响较大、调查进展缓慢的问题线索,通过座谈调研、挂牌督办、督促指导等方式,加快办理进度。如市专班多次对“安化县马路镇八角村谢某某等3户村民未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占用1.4亩耕地建房”问题线索进行实地督导走访,加快推动案件查办。三是以室组地联动方式推动案件查办。建立健全定期会商、信息互享、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采取定期组织召开室组地联动会议、向县市区纪委监委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发送工作提示函、问题线索移送函等方式,不断增强工作合力。如市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联动办案方式,联合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资阳区纪委监委对益阳市农业示范场涉嫌虚报套取惠农补贴资金的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立案3人,组织处理3人。赫山区纪委监委联合驻区民政局纪检监察组、兰溪镇纪委、赫山街道纪工委对赫山区居民赵某某享受城市低保同时享受惠农补贴的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并以涉嫌诈骗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三、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升综合治理实效。一是健全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建立“三单四查”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对专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采取巡察下沉查、审计专项查、专班重点查、监督常态查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督促职能部门按时限完成整改,进一步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如桃江县纪委监委通过“三单四查”,建立清单63个,梳理问题图斑127宗;开展监督检查49次,发现问题1113个,移送问题线索46条;已立案20人,组织处理19人,下发交办督办函65份。二是结合办案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精准查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职能部门监督监管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发监察建议书15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如沅江市纪委监委结合沅江市新湾镇向某某违法占用耕地挖塘养鱼案件办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要求新湾镇人民政府坚持举一反三,加强对非法占用耕地巡查,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属地管理责任。三是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文件19个,其中市级层面4个、县级层面15个。如督促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益阳市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细化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粮食安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益阳市农业农村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督促各县市区职能部门完善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管理,进一步规范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