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永兴县:“三道加法”守住农村集体“三资”钱袋子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1-03 00:20 来源:三湘风纪网

        盛夏时节,在永兴县七甲乡江口村,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组正在开展回访。此前,监督组摸排出江口村江口小学资产闲置并督促盘活。如今,由闲置村小改建的民宿已经迎来旅客入住。

        永兴县坚持“专班+联动”、 “排查+起底”、 “监督+施治”,巧用“三道加法”,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规范管理,解决村集体资产闲置、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切实守住农村集体“钱袋子”。

        坚持“专班+联动”,推动齐抓共管

        永兴县制定出台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由县纪委监委、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压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资产监管、组织建设、线索处置、村务公开等工作职责,为推动治理取得成效提供组织保障。

        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纪委监委牵头,定期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会议,研究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进展成效、短板不足、推进措施、努力方向、组织业务培训等。今年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5次,下发问题交办函20个、推动整改问题33个,组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村务公开、村务监督等业务培训5期。

        坚持“排查+起底”,推动自查自纠

        在工作专班组织下,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5月份组织全县251个村(居)全面摸排村级集体“三资”底数,查摆问题1142个,涉及集体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和债权债务管控不严、资产管理混乱等方面。

        “发科垅水库承包人补交了五年的村集体承包费0.3万元,纠正了腾头村将原村小学‘先出租后补手续’的问题,对相关村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樟树镇纪委书记说,对查处的问题,做到即知即改。永兴县坚持边查边纠,压紧压实问题整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推进问题整改946个。

        永兴县统筹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力量,对全县2020年11月份以来“三资”管理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清查问题线索76条,明确重点督办线索10条,运用“室组地”模式及时办理。

        坚持“监督+施治”,推动长效长治

        “城郊村戴家西路排水工程施工项目承建方未签字、没有验收报告和决算单、增加工程量手续不完备等”。5月,永兴县“三资”管理监督组在城郊村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监督,发现问题48个。

        今年,永兴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选定资金量大、信访集中、经济发展好、资源富集的驻场对象,实行“一轮三村、一村一组、一驻十天”,分两轮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检查,查找、解决问题159个,移交线索12个,清退群众资金4万余元。在此基础上,该县贯通融合专项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综合运用调研督导、纪委书记“走找想促”等方式,推进解决农村集体“三资”问题90个,移交问题线索3个。

        金龟镇小田村私设“小金库”,违规把村集体收入7.44万元账外运行,时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村会计被问责。这是永兴县查办的一起农村集体“三资”典型案例。在治理中,永兴县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执纪执法力度,对贪占、截留、私分农村集体“三资”腐败问题零容忍,护航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全县共问责3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留置1人,追缴资金102.6万元,退还群众资金7.2万元。

        永兴县坚持边查边治边建,在督促问题整改、查办案件的基础上,强化系统施治,推动长效长治,守住农村集体“钱袋子”,先后出台永兴县村(居)小微权力清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农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管制度等制度,召开以案促改会4场,下发监察建议书3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