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韶山市:加强监督 以清廉护航乡村共富共美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1-07 11:20 来源:新湖南

        来回穿梭的施工车辆、干劲十足的忙碌身影……近日,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药材种植大棚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繁忙景象,迸发出乡村振兴的强劲活力。

        10月初,银田村乡村振兴产业基地药材种植大棚建设项目正式动工,计划建设10000平方米的设施大棚,建成后每年将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0.3万元,并将带动周边50余名劳动力就业。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韶山市,像银田村这样因地制宜深挖资源、紧抓农旅融合、推动乡村共富的村庄并非个例。这一切的背后,不仅得益于韶山市委、市政府蹚出的一条“农文旅”协同发展新路,也离不开该市一以贯之的“清廉治村”理念。

        “乡村振兴产业基地是我村的重点产业项目,从启动之初,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就十分关注。事情怎么办、资金怎么用,全程公开透明。在他们有力的监督下,我们工作起来更安心,村民也对我们更放心。”银田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郭芳说道。

        推进“三湘护农”、促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韶山市纪委监委坚持找准监督执纪和护航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引导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找问题、寻对策,真正做到调研一个课题、解决一批问题。

        银田镇华南村永红蔬菜基地负责人谭永红遇到了发展难题。今年初,为解决储运难题,谭永红引进了易储存的新品种红薯,并试种110亩。“虽然种了红薯苗,但怎么才能种好,我还一头雾水。”谭永红犯了难。

        今年4月,该镇纪检干部开展“三湘护农”实地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马为他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一对一培训。目前,170吨红薯全部采收完毕,并销往广东等地,纯利润超过20万元。“今后,我们将继续紧盯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以有力有质有效的监督帮助解决群众难题,以实干实绩实效推进‘三湘护农’,以清廉护航乡村共富共美。”该镇纪委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韶山市纪委监委紧盯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组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入村亲农”调研走访45次,形成调研报告12份,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个,以正风肃纪新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唐婵 王慧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