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津市市:数据赋能 让惠农补贴更“阳光”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1-27 09:06 来源:新湖南

“补贴资金数据录入要尽快上线,做到‘一户不漏、一项不少’。”连日来,津市市纪委监委联合财政部门,针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上线运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津市市纪委监委紧盯群众“钱袋子”,将“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上线运行作为“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持续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段提升监督水平,以数据赋能激活惠农政策落实“廉动力”。

“清单化”管理推动“阳光审批”。严格执行“财政搭台、部门负责、纪委监督、分级实施、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按照“一县一清单”原则,督促财政部门建立本级补贴项目清单,并由职能部门按规定将各项补贴全面纳入“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补贴对象基础数据采集、补贴资金申报发放、公示公开等全流程“上线”。此次监督检查已对全市12家主责部门48项补贴资金数据迁移及录入情况进行核查,确保全部完成上线任务。

“多平台”贯通实现“阳光发放”。一方面,推动阳光审批系统与“一卡通”发放系统无缝衔接,提升基础数据精准度和监督力度。今年以来,结合“一卡通”专项治理“回头看”、“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等,核实发放系统基础信息6万余条,对不准确的基础信息予以核实注销。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数据“碰撞分析”及时发现疑似问题,同时,利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公开补贴项目名称、补贴金额、补贴时间等信息,不断提升群众知晓度。截至目前,通过大数据比对共发现疑似问题500余条,下发《交办函》3份,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到位。

“小切口”治理强化“阳光监管”。围绕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督促各镇街及市直主管部门进行全面摸排起底,建立自查自纠问题台账。针对问题数据较少的单位开展重点核查,同时,督促财政部门选取重点村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建立完善补贴发放管理操作规程、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基础数据采集操作规程3项管理制度,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今年以来,通过数据起底、部门移送等发现惠农补贴资金问题线索共11条,立案4起,处理处分6人。

“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持续加强对数据的分析研判能力,堵住资金监管漏洞,实现所有到人到户补贴资金‘阳光审批、阳光发放、阳光监管’。”津市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