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华容县:“三个聚焦” 提效“三湘护农”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2-01 20:26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华容县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省、市纪委监委工作部署,突出“三个聚焦”,持续推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聚焦“三个一”工作机制,坚持系统谋划。“一盘棋”组织实施。华容县纪委监委以全局意识提高站位,第一时间向县委主要领导汇报,在县委常委会上传达“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华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印发《落实〈关于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若干措施〉任务分工》,督促各职能部门、乡镇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形成全县上下“齐步走”的工作格局。“一条线”统筹推进。始终坚持以省、市纪委监委工作部署为主线,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组织县纪委监委全体班子成员开展调研,共走访乡村干部188人、农户285人,谈话460人次,收集问题80余条、意见建议100余条。不折不扣落实“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工作要求,督促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3个部门各选取1个重点村开展为期10天的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发现问题27个,全部整改到位。组织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对信访举报集中、矛盾突出的29个村(社区)开展“入村亲农”调研督导活动,各乡镇纪委书记走遍所辖各村(社区),深入田间地头访实况、听实情,撰写调研报告21篇,发现问题57个,推动解决问题24个。“一本账”推动落实。督促各责任部门单位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台账,由专人负责汇总更新,由“一把手”审核把关。县纪委监委对照台账逐一跟踪督办,实现涉农问题挂图作战、清单销号。

聚焦“三个实”工作路径,强化监督专责。做实办信处访。坚决站好信访监督的“前哨”,以处置信访举报件为抓手深入推进“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组织县信访局、县公路事务中心等单位开展联合处访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135批233人次。系统筛选涉农信访、重复信访、实名举报、久办未结等疑难复杂的信访件10件,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处访。今年,共受理涉农信访10件,办结8件。查实工作底子。压紧压实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监管责任,全面摸清各项业务工作底数。县农业农村局起底2018年以来涉农项目122个,发现问题21个,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发现“三资”问题561个,已整改554个,移交线索37件。县财政局对近8年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15.06亿元进行全面清查,发现问题资金6767.58万元,全部整改到位。县自然资源局全面摸底耕地保有量,核查上级下发的图斑6055个,完成整改5853个,移送违规占地问题线索9件。抓实监督检查。加力日常监督,统筹调度机关纪检监察室、案件监督管理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力量,落实“问题线索联办、问题整改联推、源头防范联治”的综合监督机制,开展“三湘护农”工作督查抽查9次。加速挂牌督办,综合分析研判巡视巡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移交的涉农问题线索,对反映集中、问题具体、情节恶劣的40件问题线索进行挂牌督办、快查快结,已办结34件。加压巡察监督,将“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内容纳入县委第五轮常规巡察重点内容,通过“直接巡村”方式对27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集中巡察。

聚焦“三个深”整治方法,严肃执纪问责。深挖问题线索。聚焦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以及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等方面问题,组织案监、信访、党风政风等部门对2021年以来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进行清仓起底,建立专门台账,实行挂销号管理,共起底问题线索167件,其中省、市纪委监委挂牌督办的15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立案9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深度查办案件。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的原则,紧盯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线索,通过班子成员包干负责、“室组地”联动协作等方式严查快办。今年来,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6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3人,其中县管干部9人。从严查处北景港镇、东山镇套取惠农补贴资金和“一卡通”管理不规范问题,给予时任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等9人党纪政务处分。深化后半篇文章。坚持以案为鉴,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今年来,下发通报2期,曝光9起乡村振兴领域典型案件,组织纪委监委、职能部门干部60余人开展旁听庭审,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警示教育作用。坚持“以案三促”,健全完善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的工作流程,深刻剖析华容县丰穗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副总经理贺常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向发案单位下达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指导该单位及时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内部管理等制度30余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