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以“全覆盖”监督保障“三湘护农”全方位落实

2023年,冷水江市依托“片区一体化”建设管理成效,运用好“四聚焦四监督”工作机制优势,集中优势兵力,聚焦打好“三湘护农”总体战、系统战、主动战,全方位监督推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一是监督协调上强调“三个统筹”。一是监督人员统筹使用。明确“大监督”板块人员原则上不抽调参与留置办案、巡视巡察等工作,确保乡村振兴监督力量长期稳定在100人以上。人员调配实行“两级联动”机制,片区办公室根据监督任务和问题线索情况,调度本片区力量开展跨单位、跨乡镇(街道)监督检查和线索办理。如需跨片区调配力量,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进行安排。二是问题线索统筹管理。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统一进行管理调度,以限时办结的方式直接交办至各片区,由各片区根据线索情况调度力量进行处置。线索处置质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对办理质量不高或办结超期的问题线索实行“双扣分”(既对具体承办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扣分,又对联系片区办绩效考核扣分)。三是监督检查统筹开展。监督检查实行“大兵团”和“小组团”模式开展。全市性监督检查由党风政风监督室以“大兵团”模式在各片区统筹安排;各片区根据“三湘护农”任务安排,在片区内统筹调配力量开展“小组团”监督检查。
二是监督推进上用好“四把利剑”。一是“日常监督”盯紧责任落实。组织“室组地”开展常态化“日常监督”,聚焦4大方面16项主要整治任务和50项重点监督任务、83项具体监督事项,各纪检监察机构对照监督责任清单开展监督检查485次,督促责任部门按时完成“厕所革命”“一卡通”等重点整改任务。二是“点穴监督”聚焦关键少数。通过从纪委内部“抽”、从行业部门“调”、从三方审计机构“请”等方式,组建一支高度专业化的“点穴式”监督检查力量。对6个乡镇(街道)和教育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等多家涉农资金密集,涉农审批权力较大的单位开展“点穴”监督检查;累计发现涉农领域问题线索33条,通过查办处置累计问责人员47人。三是“解剖监督”找准问题症结。联合职能部门,选取3个重点村(社区)开展“解剖麻雀”式监督。通过调取13项资金量大、资金覆盖面较广的“一卡通”资金发放情况,6方面集体债权债务管控不严、集体资产管理混乱问题和耕地保护相关卫星图片信息,共发现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方面问题12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问题10个。四是“线上监督”实现全面覆盖。明确26名纪检监察干部担任“互联网+监督”专职线上监督员,定期组织开展“互联网+监督”线上监督检查。紧盯“钱”(民生资金、农村集体“三资”)“权”(村级小微权力)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监督,梳理督办问题51条,查实线索22条,组织处理50人次。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疑似问题线索4905条,处理上级交办的大数据比对疑似问题线索3561条,共追缴资金近3万元,组织处理22人次。完成全市150个村(社区)财务和工程项目的线上监测,发现并交办问题42个,立案1起,组织处理28人次,追缴资金6.21万元。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