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冷水江市:织密三湘护农“监督网” 压实“责任链”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2-01 21:17 来源:三湘风纪网

冷水江市坚持把“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作为护航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运用“四聚焦四监督”工作法,制定两张清单,压实两个责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工作体系,实现“三湘护农”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双轮驱动,做实“照单监督”。成立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下设两个工作组,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任整治推进组组长,市纪委书记任监督问责组组长,建立形成纪检监察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双轮驱动”的协作机制。出台《关于制定和实施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问题清单的工作方案》,制定“两单”:责任清单和监督清单。责任清单包括4大类16项整治任务;监督清单包括“三湘护农”重点监督任务50项、具体监督事项83项。聚焦责任清单,市农业农村局对2018年以来的项目资金全面起底,发现并整治问题46个。围绕监督清单,市纪委利用片区一体化工作机制,室组地联动开展监督,今年以来,共查处锡矿山街道套取水井工程资金案等典型案件6起,问责处理37人,其中撤销党内职务1人,党内严重警告9人,党内警告10人,政务记过1人,诫勉谈话12人,责令检查4人。

紧盯关键,抓好点穴监督紧盯关键单位和关键部门,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单位组成监督检查组,联合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冷办等4个乡镇(街道)和教育局、总工会等10家单位开展“点穴”监督。紧盯村级工程项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惠民惠农资金等,对2个乡镇(街道)和5个村(社区)开展两轮乡村振兴领域“点穴”监督,监督检查组下沉到村(社区)一线,翻查近三年村级财务账目,实地察看工程项目,深入群众和村民代表家中了解情况,与村(社区)干部面对面谈话,利用15天的时间开展“沉浸式”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45个,移送问题线索4条,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1份。

聚焦重点,推进“驻场监督”。以惠农补贴资金政策落实和资金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为重点,选取3个重点村(社区)开展“解剖麻雀”式监督。在驻场监督过程中,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与市纪委监委协作配合,通过联合检查、联动整治,深挖细查问题线索。市财政局从47项“一卡通”资金项中精选资金量大、资金覆盖面较广的10余项进行重点核查,从发放审批工作机制中查找短板漏洞;市农业农村局聚焦集体债权债务管控不严、集体资产管理混乱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全面核查;市自然资源局聚焦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检查。通过“驻场监督”,共发现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方面问题12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问题10个。

“互联网+监督”赋能,强化“线上监督”。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落实“四个一”管理制度,紧盯“钱”(民生资金、农村集体“三资”)、“权”(村级小微权力)开展监督。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监督,梳理督办问题线索51条,其中查实22条,组织处理50人次。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比对发现疑似问题线索4905条,处理上级交办的大数据比对疑似问题线索3561条,共追缴资金7435元,组织处理22人次。截至2023年10月,完成全市150个村(社区)财务和工程项目的线上监测,发现并交办问题42个,立案1起,处理3人次,追缴资金6.21万元。

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冷水江市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注重监督实效,着力扎紧制度笼子。2023年9月修订完善《冷水江市村财民理乡镇监管办法》,制定《冷水江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农业农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督促乡村两级完善制度23处,为“三湘护农”提供制度保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