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强化“四项举措”,推动“三湘护农”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桃源县按照省、市纪委监委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四项举措”,扎实推动“三湘护农”走深走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高位发力“系统治”。坚持把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成立由相关县级领导牵头的整治工作协调机构,尤其针对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涉农补贴资金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现场会,多次深入乡村一线、田间地头调研督导,推动“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实落地。
多维联动“协同治”。坚持多措并举、多维联动,督促职能部门抽调25名精干力量,成立高规格联合检查组,分管县级领导带队,围绕惠农补贴资金等方面突出问题,深入3个乡镇4个村居开展“驻场解剖麻雀式”检查,深度查剖并督促整改相关问题22个。从全县农户、村干部、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两代表一委员”等对象中精心选定9名代表,推荐为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监测点,引导其客观、准确、及时发现并报送相关问题。扎实开展“入村亲农”调研督导活动,推动县纪委11名班子成员和28名乡镇纪委书记“入村亲农”,召开屋场会75场次,调研座谈会56次,深入1250余户群众家中,深入了解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场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18个。
瞄准重点“靶向治”。紧盯农村集体“家底子”,针对侵吞集体资产、侵占集体资源、贪污集体资金3类违法行为和农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清等6类突出问题,组织全县413个村居开展自清自查,查纠整改问题476个。紧盯农业农村“命根子”,针对省、市交办的640个耕地“两非”问题图斑,充分考虑客观实际和群众利益,采取“一斑一策”的方式,全力推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完成整改。紧盯涉农项目“硬靶子”,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排查全县2018至2022年涉农项目126个,发现并整改问题60个。今年1至11月,对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立案审查调查43人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次。
整章建制“根本治”。注重回溯源头、整章建制,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堵塞漏洞。推动建立涉农项目资金统一分配、统一拨付办法,坚决杜绝批条子、拨资金。健全完善《桃源县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操作规程》《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决策管理的意见(试行)》等制度规范,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综合运用村务公开栏、清风连心桥、“监督一点通”等平台,切实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村级项目工程等村级“五件事”,以公开倒逼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邓鹏飞)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