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三举措” 激活基层监督末梢神经

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与制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前哨”作用,蓝山县按照每个村党支部设立1名纪律检查委员的比例,在全县223个村党支部中配备223名纪律检查委员,收集处置民情问题2300个,提供微服务2800余次。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用好“三举措”,加强推进纪检监察监督与村务监督贯通协同,不断强化乡镇纪委在村务监督中的统筹领导作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线监督的“探头”作用,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
项目助推法。针对当前乡镇纪委存在的职责定位不准确、工作内容不明确等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指导乡镇纪委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村务公开、村集体“三资”处置、惠农政策落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每月建立工作清单,明确日常监督的主要内容、方法程序,推动乡镇纪委“按图索骥”“挂图作战”,用明确的时间线、项目点推动工作落实,有效提升基层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协同工作法。充分发挥“室组地”监督检查联动机制,在加强对乡镇纪委日常联系沟通和指导的同时,组织协调片区协作小组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等工作,在监督检查“实战”中领着学、带着做,促使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员积极履职,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破解乡村纪检干部“不会监督”“单兵作战”难题。
经验指引法。总结提炼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经验,形成村级监督工作交流材料汇编,提供各村监督委员会学习借鉴。通过对示范点村务公开、村集体“三资”处置报备、走访群众、监督检查等工作做法、台账管理的参观学习,并现场答疑解惑,让各乡镇纪委书记、村级纪检员从学习中找差距、从差距中学先进、从先进中攒经验,取长补短,促进各村务监督委员会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村级监督力量,事关农村发展和群众利益。我们将持续强化村级权力运行监督管理,擦亮乡村清廉底色,释放基层治理新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