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蓝山县:打好“清查+监督+问责 ”组合拳 化解“三资”管理难题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2-24 18:25 来源:三湘风纪

“我们将800余亩土地流转到村委会,发包给大户连片耕种和机械化作业,‘撂荒地’成了‘希望地’,村民实现以土地入股从中分红……”2023年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上,蓝山县所城镇舜河村现场分红405489.5元,该村319户股民直接受益,该村党总支书记肖汉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村民利益的点点滴滴,管好农村集体“三资”,就是守好村民“家底子”。今年以来,蓝山县纪委监委聚焦村集体“三资”治理,通过开展专项治理、采取联合监督模式,以协调配合凝聚监督合力,靶向纠治“三资”管理难题,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扎紧村民家底“钱袋子”。

摸清“家底子” 算好“明白账”

要给群众一本“明白账”,就要摸清各村集体“三资”家底。蓝山县纪委监委围绕弄清村集体‘三资’运行具体范畴、管护主体、监管流程以及工作现状,统筹农业农村、审计、自然资源等5个部门建立贯通协作机制,对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内部资产不透明、产权关系不明晰、账实不符等各类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清查,详细掌握全县209个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使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做到有据可查。

监督“沉下去” 问题“浮出来”

监督沉下去,问题才能挖出来。该县纪委监委组织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监督检查组,结合《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百日督查”行动方案》,组建2个督查组对14个乡镇的“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开展集中督查,通过查阅资料、察看现场、个别谈话等方式,沉浸式查找问题线索。坚持从面上着眼、点上着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突破,对全县各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驻点靶向扫描式监督”。构建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乡镇纪委书记双重督导模式,扎实开展“入村亲农”专题调研督导,切实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截止目前共收集整理问题38个,跟踪整改问题27个。

做好执纪问责“后半篇文章”形成高压震慑

该县纪委监委全面起底2021年以来涉及“三湘护农”的问题线索,采取“县纪委监委打前哨+牵头单位抓落实+配合单位助推进”的方式深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的乡镇落实监督执纪问责。同时,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强化案件查处,对疑难复杂案件实行一案一策,深化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坚持实事求是,逐一查清事实、厘清责任,准确定性量纪,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综合运用领导包办、挂牌督办、提级查办等措施,铁腕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目前,共起底“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线索77件,立案3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4人,收缴违纪资金116.5万元,退还群众资金30.7万元。

“下一步,蓝山县纪委监委将继续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对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村集体‘三资’治理过程中履职情况持续进行专项督查,充分发挥“室组地”片区协作机制优势,提升派驻纪检组与各乡镇纪委监督效能,倒逼相关主管部门履责到位,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蓝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