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新化县:扎实开展“三湘护农”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3-12-24 18:32 来源:三湘风纪

今年以来,新化县纪委监委扎实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深入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23年以来,共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113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2人,其中开除党籍18人、移送司法9人,追缴违纪资金232.81万元,通报典型案例4期、12起、29人,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报道8次,《湖南纪检监察动态》推荐我县典型经验介绍,以严格的监督执纪推动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

以责任“全贯通”推动工作落实。一是扭住主体责任。县纪委监委及时向县委汇报上级纪委监委关于“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县委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二是扛牢监督责任。县纪委监委严格对照省市有关部署要求,牵头成立“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小组,制定责任分解方案,细化形成17项监督清单,结合实际拓展整治范围,在省纪委20条具体措施基础上,新增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整治、小微权力专项治理两项内容。三是压实监管责任,坚持“全县一盘棋”“一起做工作”,建立完善与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机制,每月聚焦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组织相关行业部门、乡镇开展阶段性会商,及时分析研判,共商对策,明确整改责任,做到信息共享,步调一致,同向发力。四是夯实属地责任,制定乡镇、街道、场考核办法,对考核进行通报,考核排名折算得分运用于年度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将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重点工作双月考评及全面从严治党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以监督“全覆盖”增强工作质效。突出一个“全”字,开展日常监督。县纪委监委制定监督检查方案,成立两个督查组,同时整合“四项监督”力量,开展“三湘护农”穿透式专项巡察,同“两办”、县自然资源、县农业农村、县财政、县审计等部门开展多轮监督。突出一个“精”字,开展大数据比对。通过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资金发放名单与公职人员名单、死亡注销人员名单进行匹配,发现公职人员领取低保、动物防疫劳务补贴等惠民惠农资金疑似问题线索21条、发现死亡人员违规领取补助问题线索1125条,追缴惠民资金18.62万元,仅国家公职人员领取村动物防疫员劳务补贴交办问题线索4条,给予党纪处分1人、诫勉4人。突出一个“专”字,用好“互联网+监督”平台。线上选取10个村级小微权力工作基础良好的乡镇开展“互联网+监督”平台交叉监测,线下成立小微权力暗访组确保每半年30个乡镇暗访全覆盖,今年下发小微权力专项督查通报3期,交办督办问题29个。

以整治“全链条”构建工作闭环。一是从快从实交办督办问题线索。全面起底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310件,已办结298件。上级纪委监委交办的所有问题线索均已办结。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重要问题线索,及时下发交办函,跟踪线索处理,委主要亲自领导交办督办问题线索40条,办结38条,党纪政务立案22人,通报诫勉36人。二是从严从重严肃执纪问责。坚持办案开路,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案件“零容忍”,严肃查处了县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曾某娟套取惠农补贴资金、西河镇小水村原党支部书记章某保等5名村干部套取征地补偿款等案件,已移送司法4件9人。三是指名指姓通报曝光。对“三湘护农”典型问题进行指名道姓通报曝光,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已通报典型案例4期、12起、29人。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四是用好用活监察建议书。针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死亡人口惠民资金核减不及时、耕地地力补贴发放不实、“非农非粮”巡查不力、村级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机制不健全、安保及食堂从业人员挤占学生营养餐等问题对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教育局等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9份,督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低收入群体农村危房改造惠农补贴资金监管的通知》等制度文件9份,打好制度“补丁”。2023年7月,省纪委监委组织的“三湘护农”督查抽查中,得到了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以效果“全方位”确保工作落地。按照“三湘护农”要求,重点突出5项专项整治。一是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整治,县政府牵头,县纪委监委、县财政、县审计等6家单位联合开展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督查,发现并整改了2015年双季稻补贴发放不实、一卡通存折户主变更不及时等问题60个。二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自查自纠发现问题1915个,涉及金额1.091亿元,已整改问题1899个,整改率达99.1%。仅上梅街道11个村(社区)就追缴了村(社区)干部多缴社保、多领补助、重复领取误工工资等资金共55.77万元。三是“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整治,从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抽调10人组成工作专班,构建长效机制,全县2021年以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图斑共计206个,已全部完成销号。四是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问题整治。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对2018年以来的337个涉农项目开展自查,发现问题23个,已整改完成16个。针对农村改厕项目存在虚报套取资金嫌疑及7家家庭农场审核、把关不严等重点问题下发交办函2份。五是师德师风问题整治,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主题巡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的意见》等一批制度,针对营养餐、乱收费、防性侵、校服征订等重点内容开展5批次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白溪中心小学挤占学生营养餐的问题,予以党纪政务处分5人,追缴资金16.05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