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坚持问题导向 做实“三湘护农”监督

不久前,沅陵县沅陵镇茶垭村村民李克祥到银行取出生态公益林补贴款3011元,用于购买年货。李克祥说,这笔钱因林地纠纷,茶垭村有13户村民3年没领了。在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的“三湘护农”行动帮助下,纠纷得到化解,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作为昔日湖南脱贫攻坚主战场,怀化市纪检监察机关把乡村振兴监督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压紧压实县乡党委、市直单位的责任,瞄准乡村振兴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监督,将“三湘护农”做到群众心坎上。
2023年怀化乡村振兴领域共查处问题线索722件,立案321件,处理889人,追缴清退资金2432.57万元,减损挽损6615万元。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坚持问题导向 明察暗访强监督
隆冬时节,步入怀化辰溪县潭湾镇双桥村10组村民王成才的稻田,只见油菜长势喜人。因儿子在外务工无力耕种,去年6月卫星图斑发现田块还未种上粮食。问题移送怀化市纪委监委“三湘护农”“五子”问题专项监督专班后,交辰溪县委整改,要求举一反三梳理全县类似情况,统筹予以解决。
怀化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子”问题监督是怀化2023年3月启动的一项“三湘护农”监督举措。该项监督紧盯农民“钱袋子”、农村集体经济“家底子”、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印把子”、农民耕地“命根子”、村级组织建设“一班子”,全力护航乡村振兴。
从压实责任入手,怀化明确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组建3个常态化监督组,对各县市区和相关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每半个月开展一次暗访监督;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列出监督重点和时限,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市直责任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开展全面排查,构建了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
去年3月下旬,怀化市纪委监委牵头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组建监督检查组44个,进乡镇、入村组和乡村振兴项目明察暗访,开展“五子”问题常态化监督。发现问题采取“双交办”的方式,交办县级纪委监委和行业主管部门限期整改,对其中的重点问题线索84个由市纪委监委挂牌督办。
收到交办函,辰溪县委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安排财政资金150万元开展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排查“回头看”。县纪委监委扛牢监督责任,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对所有交办的卫星图斑逐一排查,限期整改到位。村里种粮大户王本润流转了王成才的稻田种上玉米,2023年10月又栽了油菜。
统计显示,2023年仅在监督耕地“命根子”方面,怀化纪检监察机关就查处问题线索105件,追缴清退资金389万元。为死守427.97万亩耕地红线,保持实有434.64万亩耕地,其中永久基本农田376.15万亩、实现粮食播面和产量“双稳双增”提供了有力保障。
怀化辰溪县纪委监委通过梳理信访举报、走访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实地督查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等方式,全面摸排“三湘护农”问题线索。 通讯员 殷玉芳 摄
大数据赋能 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前不久,怀化洪江市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乡村振兴监督”平台,发现沅河镇堰桥村李某已死亡,但仍在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人员名单内。该问题反馈给农业部门,经核查处理,李某的发放信息在阳光发放审批系统被取消,并督促乡镇重新审核上报该户发放对象信息,确保补贴发放到位。
作为“互联网+监督”的发源地,怀化持续在科技赋能监督上探索。2023年,怀化市纪委监委深入调研,全面梳理监督检查、信访举报、案件查办情况,分析乡村振兴领域易发多发问题。依托2021年开建的“清廉怀化·大数据预警平台”的数据支撑,选取洪江市开展“大数据+乡村振兴监督”试点。
怀化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3年指导洪江市探索建立了违规领取耕地地力补贴、违规领取危房改造补贴、涉农项目分配优亲厚友、村干部违纪违法等7类监督领域16项模型。8月和10月进行两轮全数据测试,发现一批疑似问题交办洪江市纪委监委查处。
探索经验后,2023年10月中旬,怀化从试点的16项监督模式中选取监督效果较好的重复领取危房改造补贴、经商办企业人员领取低保等9项监督模型在全市13个县(市区)推广。探索建立了集“平台功能系统化、界面操作简单化、数据归集动态化、问题预警智能化、自主建模可视化、线上交办一键化、统计分析全面化”7化于一体的“大数据+乡村振兴监督”子系统。联合市财政局制定《怀化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事前比对监督办法(试行)》,实行事前比对、事中预警、事后监督全周期管理。
目前,市县两级累计归集132家单位3200余万条基础数据,比对数据640余万条。发现疑似问题数据11.98万条,交办相关职能部门线下核实,纪委监委跟进监督,对涉及的违规违法人员进行处理。2023年,怀化已核实整改问题数据2.96万条,立案31件,处理82人,追缴清退资金144.38万元。
建立健全制度 以案促改促治
1月12日,记者来到鹤城区黄岩管理处白马村1组灌溉渠道施工现场,只见七八名工人正在浇筑混凝土。区水利局质量监督员马良贵、李伟和工程监理人员,蹲守在现场监督工程质量,严防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监督不缺位。
“现在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分设,杜绝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作为专职质监员,在制度上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自身‘安全’,我可不想坐牢。”马良贵由衷地对记者说。
2023年初,鹤城区纪委监委在“三湘护农”乡村振兴监督中,发现区水利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谭某利用负责项目验收、资金拨付审批等职务便利,多次收受施工方贿赂共计33.8万元。造成涉及的微小农田水利项目存在虚列工程等违法犯罪行为,最终被判刑入狱。
该案发生后,鹤城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水利部门开展以案促改。区水利局出台了《鹤城区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从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全过程建章立制;特别针对谭某在水利项目建设中既负责现场,又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的权力寻租制度漏洞。专门设立了专职质量监督员,与现场监督员专门负责监督质量;对于结构复杂、质量肉眼难以判定的工程。还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试验,出具质量检测报告。实现工程项目决策民主公开、实施阳光透明、监督有力有效。
既当下改,又长久立。怀化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剖析监督发现和查处的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典型案例,采取“两书一函”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堵塞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漏洞短板。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消除隐患,强化以案促改促治促建,扎紧制度笼子。
2023年,怀化先后督促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制定《怀化市农业农村领域项目备案管理制度(试行)》《关于加强农业补贴资金管理的5条措施》等各类制度242项,有力推动了工作的长治长效。(米承实 龙慧)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