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用好“互联网+监督”平台 助力“三湘护农”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补贴我们领到了!”2024年春节前夕,面对前来家中“下乡送温暖”的镇纪委工作人员,常宁市胜桥镇利乐村80多岁的老人李启文激动地说道。这句话的背后,是对常宁市纪委监委用好“互联网+监督”平台助力“三湘护农”的生动缩影。
去年冬季,一位群众在“互联网+监督”平台上中反映自家的惠农补贴未到位,经交办后,引起了所在乡镇纪委的高度重视。镇纪委核查发现,因该群众上报银行卡信息有错误,导致补贴资金一直未发放到位,随后将该问题上报至常宁市纪委监委“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工作小组办公室。在常宁市纪委监委的研判指导下,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发放惠农补贴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经统计发现,多年来由于补贴对象个人基本信息错误、银行卡信息错误等原因,全市共计720余万元惠民惠农补贴发放不到位。对此,市纪委监委及时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并督促成立专班进行整改。截至目前,通过结合“阳光补贴”“一卡通”等措施,已在全市补发惠民惠农资金721.61万元。
据悉,“互联网+监督”平台成为了常宁市发现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有力工具。如该市官岭镇七龙村,通过群众的监督举报,核查发现村支部书记邓某2021年、2022年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虚报水稻、棉花种植面积,套取相关补贴资金合计15万余元。新河镇太江村唐某案,经信访人提供唐某的问题线索,在重新启动调查后发现其涉嫌贪污犯罪,目前有3名涉案人员主动退缴违纪违法资金20.83万元。官岭镇西塘村滕某套取国家涉农专项补贴资金30余万元,涉嫌诈骗犯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原来,常宁市纪委监委通过制作“互联网+监督”平台使用操作流程宣传视频、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引导群众及时关注村级财务、民生资金发放等情况,便于群众指尖监督、及时监督。
“群众利益无小事。”常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以来,该市对来源于“互联网+监督”平台、信访举报、“入村亲农”等的举报投诉问题线索,采用查阅资料、调取流水、摸排谈话等多种措施,高质效进行速查快办,全年共查处问题线索139件,其中立案46件,党纪政务处分63人次、组织处理360人、留置6人、移送司法7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总额1820.72万元,实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李启红 何芬)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