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执“巡察之笔” 为乡村振兴画卷增色添彩

曾经,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这里的房屋多为传统的农舍,由土砖和木材构建而成,屋顶覆盖着青瓦。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房屋显得陈旧,墙面斑驳,屋顶的瓦片也有些许破损。村庄的道路多为泥土和石子铺设的狭窄小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给村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当地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情况,并前往村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当地为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情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当我们再次走进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站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看到村干部在阡陌间查看灌溉沟渠的水流情况,在田埂上和群众协调农机的使用,一起畅想着丰收。
这华丽的蜕变得从十三届区委第二轮巡察说起。2022年4月,区委第三巡察组对谢家铺镇党委及其所属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进驻后,巡察组发现港中坪村有着非常好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但是这里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外出务工,加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发展思路不清,导致该村产业发展滞后。2022年9月,巡察组向谢家铺镇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谢家铺镇党委自觉扛起整改主体责任,并要求港中坪村等下属19个村(社区)党组织对照全镇存在的29个问题进行“同类同改”、“对照自查”,港中坪村在区委和镇党委的关心指导下,以打造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为契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这个不过204户总人口803人的小村从此走上了“振兴”之路。2022年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2023年初,谢家铺镇粮食万亩示范片更被列为省委书记的示范点,其中港中坪村位于示范区核心区。
创建制度村,夯实基层战斗力
巡察指出港中坪村“四议两公开”程序公开不规范、党费收缴管理不严格等问题,港中坪村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达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制定了四议两公开、党费收缴管理、财务报销制度、集体资产投资源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健全港中坪村在涉及村级重大事务和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的运行机制,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在村两委领导下按照“四议”和“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日益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打造产业村,拓宽群众致富路
巡察指出港中坪村集体资产投资经营手续不齐全等问题,村“两委”班子在整改中发现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于是及时调整思路,围绕“无农残基地”“万亩示范田”“美丽乡村”做文章。按照“支部主导、群众参与、集体增收”原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村主产优质稻和油茶,有双季稻800亩,其中700亩优质稻在万亩粮食示范片核心区,有油茶200亩。发展特色农旅融合产业,开发“种养、采摘、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果道夫产业园。培养了1个水稻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引进了常盛电子厂,基本实现户户有产(就)业、人人有收入。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23800元。
建好生态村,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深入推进区委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港中坪村大力建设和美乡村,村党支部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村内环境卫生,作为全镇的模范村来打造,群众室内外环境卫生干净程度得到很大提升。围绕生态宜居田园乡村建设,走出具有港中坪村特色的发展路。近年来全村硬化道路10公里,疏浚沟渠5公里,整修山塘6口,修建机井3口,新增路灯200多盏,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全覆盖,自来水通户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100%。以巡察整改为契机,港中坪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发挥地域资源优势,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致富渠道,2023年,港中坪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5万元,预计2024年收入达40万元以上,港中坪村经巡察整改彻底蜕变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田园乡村,书写了一幅美丽港中坪村画卷。(张洪)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