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保靖县: 贯通协同形成合力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编辑:洪银球 发表时间:2024-06-18 09:45 来源:红网

近年来,保靖县积极探索清廉村居建设新方法、新举措,将“三长制”“四源共治”“四清单一承诺”等机制贯通融合、协同发力,推动基层减负,实现服务群众、信访化解、权力运行一体共治,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擦亮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三长制”发力,服务群众“零距离”

织密服务网络。保靖县依托“片一组一邻”架构,由乡镇牵头管理引导,选用村居主干、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分任片长、组长、邻长,全县172个村居共划分639片、1564个组、5073个邻,就近联系服务59447户村居群众,织密镇村联动、三长协同组织网络。

收集社情民意。保靖县侧重发现解决群众诉求,充分发掘“三长”在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诉求方面的作用,设立“邻长接待日”,每月固定安排一批邻长在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接待来访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收集群众问题,视问题内容、难易,则交由相关部门、乡镇、村居党组织分办。

宣传落实政策。保靖县运用“三长”扎根群众的优势,开展“三长进万家”、群众院坝会、“敲门行动”等活动,把党的政策传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身边,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加深群众感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四源共治”解纷,接信处访“在源头”

抓源头防控。保靖县建立“1143+N”模式,即县委政法委主抓、乡镇主责,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信访局主推,县人民法院、县司法局、乡镇抽调人员建立工作站集中办公、具体落实,行业部门依据职能从旁协助,对风险矛盾纠纷实行村居、乡镇、县三级诊断研判,根据问题类别,联系民政、司法、公安等力量提前介入调解消除,避免矛盾纠纷演变成信访问题。

抓源头化解。坚持“一盘棋”工作思维,保靖县充分发挥县级领导联镇联村作用,整合“四源共治”主体单位、乡镇党委、村(居)干部、人民调解员、平安建设专干、网格员等力量,积极开展走村入户、下沉接访等活动,摸排问题线索,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把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以来,开展县级领导下访接访30余次,“纪检监察与人民同行-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等活动13次,接待群众420余人次。

抓源头突破。保靖县紧盯疑难信访问题线索,定期起底重复访越级访信访积案,由县纪委副书记分片包案,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强化“室组地”联动,协调“四源共治”机制力量,下沉源头一线访群众、摸情况、查症结,着力推动解决信访问题。

“四清单一承诺”规范,划出用权“警戒线”

明确制度规范。保靖县纪委监委印发《清廉村居“四清单一承诺一流程”》指导手册,分送村居运用查询,完善村务监督月例会,同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监督检查,监督“四议两公开”、财务管理、事权下放等制度落实情况,确保过程公开透明、程序合法合规,并梳理村居干部20条负面清单、廉洁履职承诺,结合党章党纪党规纳入党训班、村居会议日常学习,让村居干部在知纪中更好守纪。

强化基层监督。保靖县聚焦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将清廉村居建设纳入县委巡察内容,通过巡察、审计等部门协同联动,采取“驻场解剖麻雀”监督、巡察“连村带镇”,选取2个乡镇重点解剖,完成对61个村(社区)全面体检,共督促整改问题661个。同步强化基层同级监督,优化调整172名村居纪检员,选用12名村居群众代表任特邀监察员,聚焦政策落实、用权规范、群众诉求开展监督,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制度执行有力、群众诉求解决。

严格执纪问责。保靖县紧盯村居干部、基层党员履职用权和作风表现,结合“三湘护农”“两带头五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等专项行动,从严查处各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此外,做实后半篇文章,注重深剖案件原因、分类通报案例,强化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印发挪用“村帐乡管”资金案案例剖析,确保村居干部更好地受教育、明纪律、知戒惧、守底线。(彭恩来 龙术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