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绥宁县:靶向监督让闲置资产成为村集体经济“香饽饽”

编辑:杨诚誉 发表时间:2024-10-29 13:23 来源:新湖南

时下,正值柚子成熟的季节,走进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梅口村红心柚基地,一股清甜的柚子清香扑面而来,一个个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放眼望去金灿灿一片。“从2022年流转土地以来,我每年大概有七八万元的收入,钱袋子鼓起来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种植户李永红一边忙着采摘红心柚,一边向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人员介绍道,脸上藏不住的丰收喜悦。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来,绥宁县以深化农村“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聚焦村集体闲置土地、铺子等资产,通过现场走访调研、会议分析研判、调整使用方案等措施,进一步盘活村(社区)闲置资产,提升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关峡苗族乡梅口村,该村按照“提质、延链、优形、创牌”的产业发展思路,有效盘活闲置土地,积极引导村民流转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生产经营,发展养鱼100余亩、水蜜桃40亩、荷花40亩、猕猴桃35亩、红心柚20亩,走出了一条土地增效、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振兴路子。

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年初,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在走访猕猴桃种植基地时了解到,一些桃树出现了缩叶病的情况,导致桃树长势不佳,可能影响到桃子的质量和产量。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等行业部门派出农机人员到基地“手把手”教学,给桃树刮皮灌注农药治疗缩叶病。像这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走访监督,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已是县纪委监委的“家常事”。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建立“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纪检监察片区跟进监督、乡镇纪委常态监督”的联动机制,组建监督检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合作社等地,紧盯惠农政策落地、集体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方面,深挖家底不清、管理混乱、资产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及时建立问题台账,认真分析研判,采取挂牌督办、动态销号、跟踪回访的监督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跟进整改,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土地后,我们村的村集体经济由原来的每年只有5000元提升到现在的20万元,现如今特色产业已成为村民手中的金蛋蛋、钱串串。”梅口村党支部委员李明健说道。(唐婷 向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