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韶关系列腐败案的三点启示

编辑:高蓝 发表时间:2016-10-18 10:31 来源:新华廉政

 

邓 华

    “8•14韶关系列腐败案”的查处是广东近几年最大规模的反腐行动之一。韶关系列腐败案至今已历时两年,涉案230人,其中包括31名厅级干部、一位名震韶关的“粤北首富”和100多位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企业老总。

    “花钱买市场单是韶钢一家,就送了近2000万元为了能将煤销入韶钢,从董事长到分管产供销的总经理、供应处处长、供应处燃料科科长,再到下面的办事员,他一一贿赂”。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对于韶钢供应处长阎蜀南,朱思宜格外上心,因为他直接掌握着供应方面的大权。朱思宜向办案人员交代,1999年在参加韶钢的招标时,认识了阎蜀南。当时阎蜀南担任韶钢供应处副处长,主持供应处的全面工作,供应处业务由阎蜀南说了算。

    花钱买保护伞公安局长叶树养大开绿灯,没人敢找茬韶关地面上的交警、公安都知道朱思宜是叶树养的人,再也不敢找他和他公司的麻烦……(人民网)

    这个案件,笔者认为有三点启示值得我们注意:

    启示一:市场“潜规则”有待打破。

    它透露出销售市场“潜规则”。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买卖,并不是靠自身的实力、规范的运作来获得市场,而是通过不法手段来恶性竞争。而提供市场的人(许多是国家部门),本着谁给利益,谁给的利益多,就把市场给谁,这是国家法律不允许,但是市场又流行,大家心知肚明的市场“潜规则”。“潜规则”危害甚大,不用质疑。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市场竞争置于阳光下操作,扩大政府采购到国有企业,实现公开招投标全覆盖,打破市场“潜规则”。

   启示二:权钱聚集的“风口浪尖”岗位要严加监管。

    它透露出“风口浪尖”岗位缺乏有效监督机制。阎蜀南,一个小小处长,在他那个庞大的国有企业里,算不上一个大官,但是他的岗位却十分重要,从后来查处的“韶关系列腐败案”中也可以看到,他是比他的几个上司受贿额度都要大的贪官,原因就是“他说了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的岗位是权钱聚集的“风口浪尖”岗位。近年来查处的各种腐败案件显示,从大到县市委、国土、城建、交通等等要害部门“一把手”,小到一个部门的处长、主任、科长甚至小小的股长、报账员、会计出纳都陆续出现一个个贪官,原因就是他们那里是权钱聚集的“风口浪尖”岗位。这说明,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些岗位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启示三:谨防政法机关成为不法行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它透露出我们的执法机关成为不法势力、黑恶势力的重点寻求的保护伞。近年来,我国的黑恶势力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向政府权力部门渗透,寻求“保护伞”。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国家公职人员主要有公检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和党政机关的干部。

    极少数党政机关干部与执法人员,把人民给予的权利,当作谋求私利、满足私欲的工具,视法律如儿戏,心中没有对法律的敬畏,心中缺乏对人民的关爱,漠视人民疾苦、漠视人民利益,导致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黑恶势力” ,他们由原来人民的“保护神” ;蜕变成为现在“黑恶势力头目”,由于政府和执法部门内“保护伞”的存在,黑恶势力活动变得更为猖狂和残酷,这是对人民利益的践踏,对法律尊严的漠视,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威信。防治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必须加强党政干部和司法队伍的廉政建设,坚决截断黑恶势力的渗透渠道,斩断不法黑恶势力的黑手,还要加大对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利用“保护伞”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合法利益。(湖北省来凤县纪委宣教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