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增强党性系列谈②铸牢对党忠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奇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面对党旗,举起右拳,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入党时都曾进行过这样的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对党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承诺,更是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其中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艰险和磨难,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垮,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奋斗目标、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铁心跟党走,虽九死而不悔,用对党忠诚的气节和行动构筑了不屈的精神脊梁。
心有所信,才能行有所忠。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既要有对党的深厚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觉悟。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在强化理想信念中夯实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解决好“总开关”问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用赤诚情怀书写责任担当,做到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
对党忠诚,只有绝对,没有相对。守纪律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讲规矩是党员对党忠诚的重要表现。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对党忠诚重要的就是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思想言行,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交办的事情,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打“擦边球”。通过将党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时刻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要始终坚守本色、恪守本分,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做到对党忠诚一辈子、遵规守纪一辈子。
对党忠诚,关键要看行动、看担当。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立足岗位、始于足下。无论是为建设新中国“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一辈子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还是为贫困山区女孩点亮希望之光的“燃灯校长”张桂梅,用真抓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无数党员干部对党忠诚、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对党忠诚转化为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勇创佳绩的实际行动,主动担苦、担难、担险,以担当精神擦亮忠诚本色。
持续锤炼党性修养,铸牢对党忠诚,对党员干部而言是一个终身课题,意味着要用一生的追求去兑现。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初衷、不移心志,坚定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弘扬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脚踏实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